误认为|国宝差点扔掉!2200多年战国水晶杯,刚出土被误认为现代玻璃杯

好了,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下一次让小编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享受。正好你需要,刚好我拥有,欢迎大家一起品读这篇文章。“出宝贝了!”民工刚喊出一声,就被带队工长兜脑门一巴掌:“你喊什么,挖着宝藏有你这么张扬的吗?你再仔细看看,这不就一脏玻璃杯,算啥宝贝?扔一边去!”
 误认为|国宝差点扔掉!2200多年战国水晶杯,刚出土被误认为现代玻璃杯
文章插图
可是在战国大墓,2200多年前怎么会有玻璃杯?这说法不科学,绝不这么简单。基于严重的盗掘情况,于是有人提出:会不会是盗掘过程中,盗墓贼丢弃的自己喝茶用的玻璃杯呢?
 误认为|国宝差点扔掉!2200多年战国水晶杯,刚出土被误认为现代玻璃杯
文章插图
但这种假设很快就被否定。北京科研机构原料和碳十四检测显示,杯子材料是水晶而非玻璃,年代明确为战国晚期。所以,这是战国晚期水晶杯了。结合它被发现的整个过程,可以认定上述判断完全正确。只是它身世之谜,一直没闹清楚,颇是耐人寻味!
 误认为|国宝差点扔掉!2200多年战国水晶杯,刚出土被误认为现代玻璃杯
文章插图
1990年10月中旬一过,浙江杭州渐起凉意,人们这时会多加件外套,以防突然南下的冷空气。离杭州不远的石塘村砖瓦厂,民工们丝毫不觉得冷,他们每天热火朝天掘土,只为烧制上千块砖瓦。
 误认为|国宝差点扔掉!2200多年战国水晶杯,刚出土被误认为现代玻璃杯
文章插图
可是这天跟往常一样例行挖土,变得有点不同寻常、莫名其妙,一位民工掘土时,突然打个趔趄,刚刚面前还是厚土壁,瞬刻变成1米见方的圆洞。民工意识到挖到墓了,而挖到墓就意味着可能要发财了。因为里面很可能有珍稀宝藏。那年代,人们思想还不很开放,保密意识较强,正常庄户人家,凡努力干活过日子的,面对此情此景,都会马上报告情况。
 误认为|国宝差点扔掉!2200多年战国水晶杯,刚出土被误认为现代玻璃杯
文章插图
此前,在这个村,有人挖到了陶瓷编钟,偷偷藏起来,然后卖给文物贩子,后经举报,才被抓坐牢。砖瓦厂负责人意识到问题特殊,为免生枝节,便迅速上报,文物专家带着考古队很快到场。初步确定,这是一个墓,还有相连的墓葬群。扩大发掘后,果然发现这里有一座战国大墓。
 误认为|国宝差点扔掉!2200多年战国水晶杯,刚出土被误认为现代玻璃杯
文章插图
在墓葬基址上,继续探挖至地下1米,泥里忽然射出一丝光芒,近1个小时细致处理后,晶莹透亮一个“玻璃杯”呈现原貌……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水晶杯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斜壁敞口,圆口圆底,通体透明,带琥珀色,有个别絮状结晶,外形与现代玻璃杯毫无二致。显然,它是用一整块水晶取芯、挖凿、打磨、抛光制成。
 误认为|国宝差点扔掉!2200多年战国水晶杯,刚出土被误认为现代玻璃杯
文章插图
水晶与琥珀、玉石、翡翠都属宝石,成分为二氧化硅,摩氏硬度较高,约6~7度,所以一般工具如金属来制作水晶,作用有效。那么,这个水晶杯在2200多年前战国,是怎样制成的?比较可靠的一种推测,是采用制作玉器的钻管工艺,以及使用金刚砂打磨。当时玉器制作非常成熟,相同工艺用到水晶上也有可能。除此之外,当然也不排除已经失传的工艺。不过,面对硬脆的水晶,取芯打磨十余厘米深度,如此小的杯口,手难以伸进去,杯壁又是斜面,取芯、打磨、抛光难度可想而知,一定更加费时费力,技术难度增加,上面的裂纹,应为制作过程中产生。
 误认为|国宝差点扔掉!2200多年战国水晶杯,刚出土被误认为现代玻璃杯
文章插图
历史上如此早的水晶十分罕见,即便现在,如此大一块纯度还这么高的水晶都很难找到,仅材料本身就价值极高。加上水晶杯制作工艺,绝世孤品,尺寸早期最大,保存特别完好,注定它从发现起,就拥有难以估量的价值,甚至可以说是无价之宝。2002年1月18日,战国晚期水晶杯,与司母戊大方鼎、良渚玉琮王、三星堆青铜神树、曾侯乙编钟等一起,被首批列入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64件国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