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李白“盲目”加入永王璘幕府致人生滑向低谷

李白一生有两次大起大落,一次是41岁时献诗文给唐玄宗,获得赏识,从而供奉翰林;一次是进入永王璘幕府,兵败后被系浔阳狱,是年57岁。此后,他虽受人营救,但终不免于长流夜郎,直至大赦后潦倒度日,最后在62岁时溘然长逝。可以说,看似 “回光返照”的李白从军之行,实际上却是令他彻底走上失意人生的巨大劫难,而他之所以放弃庐山隐居生活投奔永王李璘,则正暴露出他作为诗人而不是政治人物的巨大“盲目性”。
那么,李白在庐山过得好好的,怎么会忽然参加到永王璘的阵营中呢?原来,李白以前认识个朋友尹子春,尹为人“刚气而赡学”,当时正在李璘身边做谋士,经他的介绍,李白便从山上下来进入到永王幕府中任职。应该说,友人介绍只是契机,而对于局势判断的“不谋而合”才是动机,当然“判断”,不过是“误判”而已。
根据唐玄宗的指令,到江陵独挡一面的永王李璘,论地位和实力,虽不能同已在灵武称帝的大哥李亨相提并论,也还要听命于四川老迈的唐玄宗,但手握“四道兵马”,又控制着江南财赋的输送通道,算是江南第一实力人物了,也正是基于此,他的儿子包括他身边的谋士如薛镠、李台卿、刘巨鳞等人,才认为可以借机在江南“成事”,鼓动他建立王业,尤其是唐肃宗正忙于对抗叛军,而江南看似无人可挡的时候。李白也是这样看,觉得很有点儿像东晋永嘉南渡的局面,正可大展拳脚,如他在《《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中写道:“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可见他把南方的永王璘比作了虎,而与西北的李亨这条龙等而视之,也即是说,他对于永王璘割据东南、划江而治,是极有期待的。
然而,无论是李白,还是薛镠等人,其实只是出于自身原因对局势过于“盲目”的主观性误判罢了,这种误判除了受当时通讯信息不畅的影响,也受其自身认知所限,但总的来说,都很盲目。如薛镠本人是唐玄宗赐死三王子一案中受牵连迫害的人,其兄薛锈还在事发后被杀,所以有怨气是自然的;而韦子春虽满腹才学,却受陷害长期抑郁不得志,故机会来了,便都希望借永王这棵大树扬眉吐气,可是,北方的仗打到了何种程度?抗击叛贼的局势发展到了哪一步?南方尤其是东南是不是欢迎他们的到来?等等,他们均未做全盘的了解,也不可能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做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尤其李璘其人,并非像李世民那样的神武雄才,他一直在长安“十王宅”中成长,虽“聪敏好学”,但“多不更事”,无论政治还是军事经验都不多,这样的人,众人依靠其成就霸业,不啻痴人说梦。
幕府|李白“盲目”加入永王璘幕府致人生滑向低谷】作者 識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