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在人类语言文字还没有完全形成时,声音跟音乐是治疗抑郁、治愈心情,甚至止痛的良药。
文章插图
《武侠三部曲》交响乐的演出照片
有音乐的陪伴,谭盾的世界丰盈且有力量。
亦有人说:“在谭盾的音乐道路上,他一直保持着一颗桀骜不驯的灵魂,他的音乐有一股侠气,你仿佛能从中听到刀剑挥舞的声音。”
其实,听过他音乐的人,一定会发现,中华文化的传承,早就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创作里。
2001年,电影《卧虎藏龙》,开启了21世纪武侠电影创作的大幕,谭盾与李安的合作,可谓是双赢。
李安的这部《卧虎藏龙》,成为华语电影史上,第一部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
而谭盾的作曲,不仅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还摘得了格莱美奖最佳电影原创音乐专辑奖。
从此,谭盾的音乐与姓名,享誉国际。
文章插图
随后,谭盾为《英雄》、《夜宴》配乐,组成了被大众所熟知的武侠音乐三部曲。
这是他对东方文化的极致幻想,也是他对音乐魅力的阐述。
在谭盾的成长过程中,有几本书,曾在关键时刻给了他方向与勇气。
“小时候,有两本书对我来说特别重要,一本是《十万个为什么》,它让我非常喜欢人文科学;
另一本书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小时候的经历,让我看到了我想走的一条路。”
在谭盾幼时,能读到的书很少,但恰恰是这两本书改变了他的命运。
谭盾说:“因为那本书,让我一天到晚就想成为贝多芬,所以,得了一种贝多芬幻想症,读大学以后,老师跟我们说,我们的世界,不需要那么多贝多芬。
我说,这无关紧要,他可以像敦煌的壁画一样,可以飞、可以飘,这种对贝多芬的偶然崇拜,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幻想症,小孩子就是要有梦想。”
谭盾说,自己小时候的梦想以及幻想,是一种1+1=1的化学融合。
正是这种融合,让他有了方向。
文章插图
待到读大学的时候,他又读到了《离骚》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种浪漫而又执着的精神,指引着那颗心对浪漫的无限向往与探索。
又如谭盾所言:“人就是要像钢一样,可以把自己的心灵和梦想炼成一种未来。”
正是因为看到了偶像、看到了父母、看到了历史、看到了文化,才有了今天的自己。
所以,谭盾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成全未来很多的小孩子。
在他的音乐国度,一个音符又一个的音符就像建筑一样堆在面前,天马行空,奇妙至极。
谭盾用了六年时间,把《敦煌·慈悲颂》从绘画变成了声音。
文章插图
反弹琵琶
当他第一次看到敦煌壁窟的时候,看到那些不鼓自鸣的音乐变成了气体、流体、固体,他就开始有了一种极其强烈的梦想:
“我要写成固定的音乐、气体的音乐和流体的音乐的一体的音乐。”
文章插图
于是,有了今天大家能听到的《敦煌·慈悲颂》。
正如专辑上写到的:
“音乐是一座桥,它可以将遥远带到你身旁,从敦煌到欧洲,从古代到未来。音乐之桥,不只是缩短了时空和距离,也让我们听到了古代的信仰和故事”。
“而这些如何做人的故事,爷爷奶奶和我们讲了一辈子,如今我们长大了,故事却忘了,爷爷奶奶也走了,但故事还是要讲下去……”
对于谭盾而言,手中有剑,心中有江湖,保持幻想,就会有把故事讲下去的力量。
推荐阅读
- 林徽因与徐志摩有4张合影,张张保持距离,是刻意为之?
- 很遗憾打破你的幻想,所谓青龙偃月刀,只是传说而已
- 2020年度总结之都市幻想小说:修聊、万族之劫领衔,六部作品上榜
- 幻想儿童文学《风雪兽:冬至之战》出版
- 西北师大聘任著名作曲家谭盾为客座教授
- 著名指挥家、作曲家谭盾受聘西北师范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举办谭盾先生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暨“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 用音乐“聆听”敦煌,谭盾音乐巨制《敦煌·慈悲颂》震撼亮相
- 谭盾携音乐巨制《敦煌·慈悲颂》唱响黄河之滨
- 明朝|全国唯一仍保持明朝遗风的地方,都是朱元璋征南战争的屯军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