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2077》拯救不了赛博朋克,只是上了最后一炷香( 二 )


与之对应的现实世界 , 个体的身躯则被改造成为赛博格(Cyborg) , 人们生活在“蔓生都市”里——这是吉布森构想的未来城市场景 , 大城市不断向外扩展 , 最终吞没了城市之间的郊野 , 彼此联结在一起 , 形成了城市群蔓生一般的怪物 , 从而垄断了现代人类关于“环境”的想象 。
【游戏|《2077》拯救不了赛博朋克,只是上了最后一炷香】这本小说也定义了我们对于赛博朋克这一类型文学的初印象:电脑黑客、全球化的资本大鳄以及人体改造 。
在这个时代里 , 传统政府变得无足轻重 , 而寡头公司取而代之 ,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变成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战争 。 在这个人体器官可以随意交易和被改造的年代 , 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福利的普通人 , 过的却是比现在的我们还要悲惨的生活 , 人和机器的界限越发模糊 , 义体改造人成为社会的主流 。
如果从中提炼关键词的话 , 就是:跨国大型寡头公司、被改造的义体、虚拟现实空间、反抗与幻灭的朋克精神 。
赛博朋克(Cyberpunk)也是一个拼凑的词汇 , 需要注意的是 , 其中的cyber-并非单纯的“Cyber”(电脑/网络) , 而是来源于“Cybernetics”(控制论)和“Punk”(朋克) 。
也就是说 , “控制”才是核心 , 赛博朋克作品的一大要素便是朋克式的幻灭 , 而这种幻灭通常是多层次的 , 会循序渐进地逐层剥除幻觉 。
如果说 , 威廉·吉布森是为赛博朋克注入了文学式的内核 , 1982年上映的电影《银翼杀手》则为赛博朋克定义了视觉基调 。

游戏|《2077》拯救不了赛博朋克,只是上了最后一炷香
文章图片
《银翼杀手》上映于1982年6月 , 改编自新浪潮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 虽然它全然未曾涉及赛博空间或是网络技术 , 但在多年之后 , 《银翼杀手》被重新定位 , 并被指认为某种“赛博朋克经典” 。
在这个“蔓生都市”里 , 充斥着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建筑 , 而原子化的个体行走在其中 , 免不了会有一种空间和时间带来的迷失感 。 除此之外 , 则是高耸的工业大厦、巨大的视频广告牌、闪烁着霓虹灯的雨夜、充斥在其中的的亚洲文化……
“它左右了建筑美学 , 左右了时尚风潮 , 左右了夜店的装潢 , 但更重要的是它告诉美国人‘未来’无可避免地必须建立在过去的废墟之上” , 吉布森如此评论说 。
《银翼杀手》的视觉风格来源地之一是香港 , 在吉布森看来 , 地球上没有第二个城市像香港这样符合赛博朋克的命题 。 这个城市总是建立在新旧并陈的混乱秩序之中 , 比如LV旗舰店就与庶民小吃摊紧邻 。 狭窄的土地上则塞满来自四面八方的七百多万人 , 城市景观填满了绝无仅有的高楼林立的惊人画面 。 满天的广告看板 , 则是一种信息的泛滥 。
究其原因 , 是因为它还是探索了这一赛博朋克的经典议题:反体制、反资本 , 对于寡头公司和极权统治的反抗 , “高科技、低生活”式的反乌托邦式的未来 , 是人类应该为之警醒的未来 。
02.
赛博朋克 , 还是“光污染”?
此后 , 在出于对计算机技术普及的恐惧 , 和跨国企业巨头的权力越来越大的担忧的上世纪八十年代 , 随之而来的 。 则是赛博朋克作品的井喷 , 以及各种主题的深入探讨 。
比如大友克洋在《阿基拉》(1988)里 , 探讨了权力、腐败、阶层隔离与个体的反抗 。
漫画《铳梦》里(2019年被卡梅隆改编为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 , 上层人士居住在空中都市 , 底层平民居住在地面 , 靠着上层社会的一点点残渣而过活 。
《攻壳机动队》(1995)上映 , 义体和灵魂的关系是本作核心讨论的内容 , 被机械改造的人能不能被称为人?灵魂能不能认为是人本质的存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