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安徽|清华教授邓以蛰:参与过国徽设计,其儿子被数十亿国人永远敬仰】《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前几辈的中国科学家都抱着这样信念,埋头于科研当中,不求富贵、只求能为国家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曾经有着安徽第一家族美称的邓家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初心,在报效国家的路上坚定不移前进。
01
出生于1892年的邓以蛰,是安徽怀宁人,与同时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享有“南宗北邓”美誉,他父亲就是当时在社会上享有盛名的教育学家邓艺孙。当时的邓氏家族是有名的书香门第,继祖上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后,已传到第六世,而在这六代的祖辈也出过许多精通琴棋书画的人,整个家族可谓是人才辈出。
文章插图
▲邓家合照
在清末出生的邓以蛰,小时候也自然是读私塾的,学的也都是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倘若时局没有动荡,也许邓以蛰的人生也会按照父亲为他规划的传统路线一直走下去,成为一个书法大家,但西方思潮的涌入彻底改变了邓以蛰的人生走向。
1907年,邓以蛰东渡日本,进入弘文学院进行学习。在日本求学期间,他结识了一位同乡同学,而这位同学是日后创办《新青年》杂志的陈独秀。在与陈独秀的交往中,邓以蛰接受到全新思想和理念,这使得他的思维发生巨大转变。
文章插图
▲邓以蛰旧照
1917年邓以蛰去到美国深造,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和美学。正是因为这些海外求学经历,使得邓以蛰充分认识了解西方文化,在思想上变得开阔,学成回国后,邓以蛰就运用所学知识投身到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当中。
02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安徽宣布独立。作为安徽颇有名望的邓氏家族的长子,邓以蛰受邀担任起安徽省教育司司长职务。老友陈独秀听闻此事,还曾写信给邓以蛰表示祝贺,但同时也建议他能够继续深造。
邓以蛰听此意见,对老友建议深以为然,不久后就辞去官职再次赶赴美国留学。1923年,邓以蛰母亲病故,他因此放下学业,回到中国。回国后的邓以蛰此收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邀约,就此成为了一名大学讲师。
文章插图
▲清华大学旧照
邓以蛰在大学任教期间,也正是他艺术创作最为辉煌的时期,他所提出的中国绘画理论对后来艺术创作者有着深远影响。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日子,也是邓以蛰一生中最为惬意轻松的时光,他时常同好友钱钟书、林徽因、金岳霖等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邓稼先故居
但好景不长,在战火侵扰下北平沦陷,几所高校都相继撤离北平,邓以蛰却因自己身体不适,未能跟随学校撤离随行,迫不得已留在了沦陷的北平。《乌江》中一句:“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魄力。”正是对邓以蛰风骨的最好描写,他在伪政府的力邀之下,仍然不为所动,宁可举家搬到田间靠种菜为生,也绝不为其工作。
03
当时邓以蛰身边的朋友,有不少都迫于生计而投靠伪政府。道不同不相为谋,邓以蛰知道后便毅然与其断绝关系,从此再不往来,而这也给当时年纪尚小的邓稼先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邓以蛰的爱国热情和高尚的民族尊严更是深深地影响着邓稼先。
▲邓稼先旧照(一)
1938年,邓以蛰安排年幼的邓稼先南下求学,在临行之际,邓以蛰表示希望邓稼先能够学习好科学技术,学成之后一定要报效国家。而年幼的邓稼先也继承家族的优良家风,不仅在学业上表现出色,还曾多次参加我党举办的民主活动。从昆明毕业后,邓稼先赶赴北京大学任教,并于1947年前去美国留学深造。
推荐阅读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华佗是印度人”,印度专家再次发声,清华教授认同并提出观点
- 英国历史教授:大禹只是神话人物你们还当做真事。网友:见识短浅
- 十六岁考上清华的天才,却爱上好朋友的妻子,钟情一人且终身未娶!
- 王云强教授荣膺中国传统文化品牌“年度影响力人物奖”
- 70年代罕见的老照片:胸前佩戴大红花是荣耀的象征,老师在课堂教授古诗
- 天才田晓菲,她是海子的知音,13岁进北大,35岁成为哈佛教授
- 从“有书”到“无书”:北大教授朱青生的理想书房
- 他16岁考上清华,中国哲学第一人,却苦恋有夫之妻终身不娶!
- 孔子美术馆特聘客座教授——孙士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