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朱紫国,而这时朱紫国的国王生了重病,无法会见国王后,悟空手持几根细丝线远远地诊断出了国王的病情。故事中孙悟空神通广大,能通过这种奇妙的方式看病固然可信,可是古装电视剧中却也经常出现悬丝诊脉的场景,这究竟准不准呢?
事实上,悬丝诊脉很有可能是准的,因为历史上这个法子是药王孙思邈创立的,当时长孙皇后生了重病,御医们都没有了法子,孙思邈便浓墨登场。但是古代又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他不好直接接触长孙皇后,便用了这个可以杜绝接触的法子,问诊开药后,长孙皇后果然好了。
文章插图
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孙思邈的神通广大,然而这样一个神医,在他的临死前竟然千叮咛万嘱咐,叫弟子销毁记录在他著作中的一个药方,这又是为何呢,药房中究竟藏了什么秘密?
孙思邈出生于541年,自小就体弱多病,经常要花钱请医生,为此家中入不敷出。为了不浪费钱,年幼的孙思邈暗暗下定决心从事医学行业。孙思邈是一个非常有毅力的人,他既决定要学医,便每日读书,到了18岁时,他就能背着药箱给乡亲们看病了。
文章插图
581年,隋朝结束了战乱频发的时代,进入了大一统时期,孙思邈决定去太白山中隐居。这一年他四十岁,终日在各种医术中摸爬打滚,还积累了很多治病的经验,于是他决定将自己的医学思想写下来,两本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由此出现在世界上,而他临死前放不下的那份方子正是被记载于《千金要方》之中。
这个药方便是五石散,原本孙思邈认为它的功效很神奇,在医术上写下了它的诸多功效,如哮喘、五脏不调、消化不良等。对五石散有所了解的人,应该知道这是魏晋南北朝的名人志士经常服用的方子,他们将它视为精神粮食,每次食用后便诗兴大发。
文章插图
然而孙思邈发现,它实际上是一种“毒药”,服用后能让人飘飘欲仙,不知今夕是何夕,甚至还可能产生幻觉。除此之外,它还会让人上瘾,导致“一日不食,如隔三秋”的下场,生活大受影响,人的性情也会变得暴戾,甚至会中毒死亡。
知道了五石散如此害人的孙思邈不寒而栗,每每遇到和人讲解药方,便会着重强调五石散的危害。为了不让五石散贻害千年,682年,他逝世时,还放不下心,反复叮嘱弟子销毁药方。所幸的是,后人都知道了五石散的危害,也并不会像魏晋时期那般将它视为救命神药,这份药方最终没有危害很多人。
文章插图
“医者有仁心,慈悲济世人。悬壶轻己利,德品胜黄金”,胡秉言的这首诗恰如其分地赞美了孙思邈,这位活到142岁的老人,将人们的性命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他敢于承认书籍中药方的错误,也努力让每个人知晓它的危害,这样的医者仁心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的。
【 药方|药王孙思邈,142岁临终反复叮嘱:此药方不可流落民间,定要销毁】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药王孙思邈一生救人无数,却无法治好自己徒弟,最终徒弟含泪自尽
- 此人被国人称为“药王”, 临死前呼吁世人 务必将这个药方毁掉!
- 神医孙思邈,临终前为何告诫徒弟要毁了五石散?
- 神医李时珍,长期研习孙思邈医道,终于发现经脉穴位
- 中国最后的御医,将宫廷药方无偿上交国家,如今104岁仍在行医
- “五石散”是什么?神医孙思邈,为何告诫后人定要毁了“五石散”
- 药王山博物馆被核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 医圣|医圣张仲景发明了五石散,救活很多人,为何药王孙思邈却坚决要抵制五石散?
- 草书|一副药方不认识一个字:大夫草书太好?还是我们水平太低
- 弟子|活了142岁的药王孙思邈,临终前反复交代弟子:一定要销毁该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