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雨欣侃蓝领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清代黄六鸿的《福惠全书·刑名·威逼》中有这么一句话:“彼讼师者,揑影抟沙,未可深信,须众证分明,显有实据,然后可拟也。”讼师是中国传统法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现象,然而,遗憾的是,在汗牛充栋的法文化研究成果中,学界对讼师的关注才刚刚开始且少之又少。
文章插图
很多人都认为,讼师是现代律师的原型,不过,两者之间又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在古代,打官司的双方必须亲至公堂,禁止任何人代理。所以,古代讼师的业务范围比较窄,他们没法站在公堂之上替代理人说话,只能在暗地里出主意、写状子。一张薄薄的状纸,便是讼师们发挥专长的战场,他们往往会在上面写出决定案情走向的诉讼词,在审理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曾六如的作品《小豆棚》中,就记载了一位传奇讼师,她就是“疙瘩老娘”,别看她是一介女流,无数成名的刀笔讼师就曾败在她的状纸之下。
文章插图
疙瘩老娘的逻辑思维极强,许多沉案冤案到了她的手中,往往三言两语便能点破关键,力挽狂澜。话说,清朝时期湖州有户殷实人家,男主人英年早逝,妻子打算改嫁,却遭到了公婆的阻拦,该女子无奈之下,只能找疙瘩老娘帮忙。在古代,女人想要在家中取得地位,关键在于传宗接代,只要为丈夫诞下子嗣,即可母凭子贵,就算丈夫去世也能靠儿子立足。可惜,这个女人并没有为夫家生孩子,所以,丈夫死后她的地位与奴仆无异,这才有了改嫁的想法。女人给疙瘩老娘送去一百两纹银的诉讼费,疙瘩老娘二话没说写下了短短几句状词:“民女今年十九岁,丈夫亡故,我二人没有子嗣,公公正值壮年,小叔子也到了成亲的年纪。”这几句话并没有陈述女人的诉求,但是,疙瘩老娘却担保女人能够胜诉。
文章插图
县官是个聪明人,他迅速从这份状纸中读懂了潜台词:女人年轻守寡,而此时,夫家尚有两个青壮年男性,倘若发生奸情,势必会影响到当地的政绩。为了自己的乌纱帽,县官当即决定允许女人改嫁。疙瘩老娘的巧妙之处在与,她深谙各种各样的潜规则,擅长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草拟状词。疙瘩老娘的状纸虽然没有几个字,但是,却提供了一个可能会发生的伦理案件,让官老爷自行裁定。疙瘩老娘既没有说到女人改嫁的意愿,又没有自作主张为案件作出安排,将一切都推给县官,充分满足了县官的虚荣心。还有一年,江北地区爆发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江北的米商纷纷南下,前往江南地区收购粮食。江南人见越来越多的江北米商进入市场,担心物价会受到影响,于是,便要求衙门禁止江北米商收购江南的粮食。最终,这起案件开庭审理,江北的米商听说疙瘩老娘是附近最有名的讼师,一起凑了纹银两千两,作为诉讼费。疙瘩老娘收了这笔钱后,简简单单地写了二十个字,第二天便扭转了形势,江南衙门不再限制粮食出境。
文章插图
疙瘩老娘究竟写了什么内容,每个字竟价值一百两银子?她写到:“列国分争,尚有移民移粟;天朝一统,何分江北江南。”这份状纸简直令人拍案叫绝,关键之处就在于疙瘩老娘在陈词中给官老爷布下陷阱,请君入瓮。倘若,判官执意禁止江北米商采办粮食,那么,该官就会犯下天大的政治错误:现今四海升平,国家一统,此番作为不就是在分裂江南江北的老百姓吗?这样的罪状,恐怕没有那个官员敢背负。从“一百两”、“两千两”诉讼费的数额来看,在古代请讼师的价格并不便宜。像疙瘩老娘这种正义讼师的要价都令人咋舌,更别提那些贪图利益歪曲事实的刀笔讼师了。关于古代的讼师故事,正史野史中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古代讼师的能力和文笔的确不容小觑。在古代诉讼中,讼师往往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决定案情的走向。当然,这也体现出古代的司法程序并不完善,重视一纸诉状而轻视实际调查,且案件胜负全凭官员喜恶裁定,所以,讼师的生花妙笔才会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三种吉祥鸟的画法分享
- 5本超经典的古代言情文少女眉若远山,琼鼻樱唇,桃腮雪肤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古代银票就一张纸,为何没人造假?不是古人不想,而是不能!
- 古代科举经历1300多年,六首状元仅有两位,他们谁更厉害
- 古代名妓出场费有多高陈圆圆66万,此女让如今明星为之汗颜
- 古代人可以对圣旨造假吗?答案当然是不行,这第一个字就造不出来
- 古代科举状元的书法作品
- 转射机、藉车、诸葛连弩:古代机关术精美绝伦,谁才最强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