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搞笑游行侠云游天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在殷墟遗址中,有一座无墓道、未葬人的“假大墓”,杨锡璋认为它是未完工的墓葬,应属于商纣,范毓周等人支持这一观点,但是,学界就此尚无定论。在中国历史上,商纣王虽然不是第一个被钉在耻辱柱上的暴君,但他却是最典型的那个。
文章插图
无辜的人赤着脚行走在烧红的铜柱上,这种场景任谁都不忍心看,只有纣王帝辛乐在其中。比干忠君爱国,不惜死谏纣王弃恶扬善,然而,这个冷血无情的暴君却说:“书中说,圣人心窍通达,我看你是个圣人,不妨让我看看你的心有几窍?”表面上看是一句玩笑话,可当他这么做的时候,难免让人脊背发凉。可以说,商纣王的形象曾出现在儿时的画本中,在我们的启蒙教育里留下深深的印记。他的罪恶行径罄竹难书,每个人都能列举出他昏聩无道的事例。
文章插图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其实,这个双手沾满鲜血的罪人曾经是一个很出色的人。在《殷本纪》中就曾记载:帝辛年轻时天资聪颖,思绪敏捷,博闻强记,所有见闻或书中的知识,都能快速地反映出来,智力远超常人。除了脑力过人外,帝辛的身体素质非常好,力能扛鼎,徒手与猛兽搏斗。那么,这段记载中有夸大其词的成分吗?我们知道,司马迁对帝辛是持否定态度的。纣王作为殷商的灭国之君,周朝史官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好印象。但是,史书仍为我们留下帝辛早年很出色的史实,足以说明帝辛的确是有能力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文章插图
史官们本着客观叙史的态度,并未贬低帝辛的能力。然而,帝辛后来的作为完全颠覆了他年轻时的形象,这又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帝辛太过出色,掌握的知识太多,所以,当时任何人都无法通过语言说服他。每一个来到帝辛面前劝谏的人,都会被他精湛的雄辩技巧驳回,帝辛用口才掩饰了他的一切过失。由“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这句话我们可知,纣王的知识面太广了。如果,谏臣在他面前引用典故,他很快就能举一反三拿出一堆反例;如果谏臣选择据理力争,他又能讲出更大义凛然的道理,让人无法辩驳。
文章插图
长此以往,会引发怎样的后果呢?“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随着被自己辩倒的臣子越来越多,帝辛逐渐认为朝臣无能,心里膨胀,觉得自己远在别人之上。帝辛再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他从辩论之道中学会发现别人的缺点,却从未正视过自己的缺点。面对自以为是的纣王,朝臣们败下阵来,只剩箕子、比干这些老臣苦口婆心地拯救帝辛。某日,属国的诸侯进献象牙筷一双,帝辛甚是满意,他的哥哥箕子说道:“有了象牙筷,就要配白玉杯,久而久之,你会收集天下的奇珍异宝,翻修王宫,对于国家来说,这是巨大的危害!”我们不知帝辛是如何说服箕子的,也许是搬出一套“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类的理论,总之,纣王依然用上了象牙筷,拥有了白玉杯,修建了摘星楼。
文章插图
从那双可恶的象牙筷开始,纣王的欲望就像决口的江河一般,谁都无法阻挡。终有一天,周族崛起,此时的纣王再想从战场上发挥自己的先天优势,可肚子上的肥肉已经让他上不去战马,被酒色侵蚀的大脑无法下达任何决策。牧野一战奠定了武王姬发的基业,纣王穿着他的宝玉衣,最后一次站在鹿台上回首自己的一生,随后将王宫付之一炬,投火而死。临死的那一刻纣王可曾想过,自己发明了炮烙,让无数人死在烈火中,如今,自己也将葬身火海,真可谓报应屡试不爽。《尚书·牧誓》记载了周武王对帝辛的指控,其中,包括听信妇人的话而对祖宗的祭祀不问、轻视并遗弃同祖的兄弟不用而只重用四方重罪逃亡的人、对百姓暴虐无道等。而随着时间推移,文献中记载的纣王的罪行越来越丰富、具体。
推荐阅读
- 先秦时代|鬼谷子的徒弟个个出色,为啥都不得善终?透过历史看真相
- 秦朝|赵佗有能力和项羽、刘邦争夺天下吗?
- 一组非常有个性的插画作品欣赏!画风独特画技十分出色!
- 表演太出色,风头盖过陈晓旭,邓婕才是《红楼梦》中人
- 孙权|曹操、刘备、孙权三巨头的子孙们,为何最有出息、最出色的是刘禅
- 画面脏?不会调色?教你画出色彩丰富的画!
- 罗意威整体的风格显而易见的高级出色,浓厚的风情魅力完全展现
- 破解此诗,得太平天国宝藏,你有能力试一下吗
- 三本出色的小说:强推安利《束手成婚》,剧情曲折有看点!
- 李世民|中国史上最有能力的五位皇帝:李世民倒数,榜首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