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土楼与土楼人的故事( 五 )


土楼营造技艺是很难学的。打土墙、粉刷、架木料、砌砖墙、做瓦屋面等,每一个工种的手艺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用心学习。“想要学会还不能纸上谈兵,一定要去工地上反复磨炼,悟性好的也起码需要4年时间才能学会。”学习手艺虽然苦、虽然累,但徐松生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学成后的徐松生通过建造土楼让自己和家人过上了好日子,看到一幢又一幢自己参与建造的、高大的各式土楼拔地而起,徐松生由心底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徐松生22岁那年,开始独立带领班组去各地修建土楼。之后的数十年里,徐松生一共参与建造了十余座土楼,参与修缮的土楼更是多达数十座,遍布永定及其周边地区。
如今,虽然已经不需要再去建造新的土楼,但67岁的徐松生依然继续做着土楼修缮的工作。他会来到工地现场,耐心地指导修缮工人,必要时还会亲自登高进行操作。徐松生说,除了在有生之年修缮、保护尽可能多的客家土楼,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另一个心愿就是能将这门手艺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他希望能把土楼营造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土楼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客家人农耕文化的结晶。把土楼守护好了,后辈子孙才可以追溯客家文化的根源。可是如果土楼营造技艺没有能够传承下去,那以后土楼就没办法保护。我真的很希望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可以世代相传,不要消失。”徐松生感慨地说,目光中带着一丝期盼。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中青报·中青网见习采访人员陈鼎/摄
(感谢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为本文提供相关资料)
客家人|土楼与土楼人的故事】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