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多丽丝·莱辛、托妮·莫里森、约翰·契弗、约翰·勒卡雷、劳伦·白考尔、丽芙·乌尔曼、凯瑟琳·赫本、鲍勃·迪伦、约翰·列侬、比尔·克林顿、凯瑟琳·格雷厄姆.....这些闪耀的人物之间有什么共同的联系?
答案就是:罗伯特·戈特利布!
这个群星璀璨的名单背后是这位美国传奇编辑,他们都曾经是他的作者。
他的回忆录就是半个多世纪的美国出版史。
文章插图
罗伯特·戈特利布
他出版的《美国人的死亡方式》推动了国会立法,他出版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他从芜杂的素材中整理出了《约翰·契弗日记》,他编辑了揭露“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的自传......
每个成功的作者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编辑,《卫报》直言他是“改变美国文学的人物”。而戈特利布却坚持认为应该让读者认为一本书完全属于作者。
在跟随他走入出版的黄金年代前,先来看看关于这位大编辑你所不知道的10件事吧!
戈特利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嗜读者”,不仅同时涉猎畅销和经典作品,还有着惊人的阅读速度,曾用14小时“吞”完《战争与和平》,7天翻完《追忆逝水年华》。
大编辑的第一份工作其实是在百货公司卖贺卡,因为算账速度过快而被提醒“你真的不用这么快”,最后用赚来的第一笔工资——一周45美金——为他的第一个孩子小罗杰买了两本“小金书”,而“小金书”系列正是他日后将要担任主编的西蒙-舒斯特出版社下的童书品牌。
日后成为超级畅销书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戈特利布从如山的来稿中发掘的,这样的事情堪比奇迹发生,据科达(继戈特利布后的西蒙-舒斯特出版社主编)回忆,在完稿前,从头到尾只有戈特利布和他的助理读过稿子,让这本书“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而戈特利布声称在编辑的过程中从未将它视为“圣书一般的文本”。
文章插图
戈特利布与约瑟夫·海勒在办公室
当多丽丝·莱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匿名稿件寄到时,戈特利布一眼就看出了这是她的作品。多丽丝坚持要用匿名出版只为证明“无名作者写的小说受到的关注比著名作家要小”这个人尽皆知的想法,而戈特利布认为这样的坚持是多丽丝最鬼扯的想法,却依然照做了,结果当然是卖得不那么好啦!
文章插图
多丽丝·莱辛在戈特利布家
《权力掮客》的作者卡洛回忆,戈特利布在编辑这本书时没有说过一句好话,一个赞美的词都没有,在编辑过程中,戈特利布对稿件进行了大幅删改和文本挪移,这本书在出版后成为了关于美国的权力结构的里程碑式作品。
戈特利布在回忆录中终于正式评价了卡洛,称他是一位伟大的传记作家。
文章插图
戈特利布与罗伯特·卡洛的合影
当披头士在英国崭露头角之时,戈特利布凭借其敏锐的音乐嗅觉,不顾公司内其他高层的反对,准备出版约翰·列侬的书。
而出版时,正好赶上披头士男孩“入侵”美国的浪潮,列侬的书被抢购一空,五万册五万册地不断加印,戈特利布和团队都觉得这一切太疯狂了,想要停止,但这个世界的疯狂却无法停止,于是他们只能不断加印。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戈特利布在一家旧货店撞见了五十年代产的塑料手提包,他“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但就是被迷住了!
于是开始疯狂收集,戈特利布不仅拥有超400个塑料手提包,还为此出了一本书《一种风格:1949—1959年塑料手提包的艺术》。
推荐阅读
- 马未都:乾隆年间的“月饼盒”,属于宫中珍品,一个价值一套房
-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原因是背不动
- 梁山最不合群的好汉,在梁山没一个朋友,生病后没人照顾病逝
- 菩提老祖与元始天尊是同一个人吗,两者什么关系,谁更厉害
- “双厨狂喜”,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洛八办,你pick哪一个
- 天蓬元帅掌管8万水兵,为什么配不上一个嫦娥?
- 老人独自生活在山里,他用40年的时间,把悬崖变成一个巨大艺术品
- 上药服药同时进行治脚气,记牢这3招!警醒“一个感染2”
- 诗鲸2068《每一个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 对中国疆域贡献最大的一个朝代,却不被后世所喜欢,惹易中天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