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灯|取灯沙龙:唯有奋斗才能赢得精彩人生( 二 )


03
不断设置心中的“珠穆朗玛”,遥远的目标亦能变成美好现实
●为自己的不同阶段设置了不同的三个目标,激发斗志,奋勇向前。
●有志者,事竟成,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设置心中的“珠穆朗玛”,敢于登别人没有登过的山,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是每个人成长进步的最大原动力,它会让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实现心中的伟大梦想。
04
善于创新,敢为人先,在奋进的事业中留下更多的印迹
●一切成功的事业都离不开创新二字。
●既要站的高看得远,又要脚踩大地从细处着眼,即宏观与微观要结合好。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灵丹妙药。
●创新,首先要潜心钻研学习,研究、钻研和思考。新闻工作要搜索、捕捉有价值的新闻。其次注意观察透视社会。
●敢为人先,持续创新,走在前列,这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充分体现,是一个人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充分体现,也是一个团队攻坚克难、发挥集体智慧的充分体现!
05
埋头苦干,舍得付出,干尽在其中
●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别的,不能急功近利,这山望着那山高,要沉得下心来,才能取得丰收的成果。
●心中有榜样,行动有力量,向功勋模范学习,同学们在新时代要倍加珍惜学习机会,让自己的人生在奋斗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只要肯努力,无高不可攀”。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环节三 师生互动
 取灯|取灯沙龙:唯有奋斗才能赢得精彩人生
文章插图
互动环节中,张院长结合自身新闻工作经历谈了谈感受,表示对邓总的演讲很有感触,并总结出以下两点:
1. 保持“饥饿感”
“吃得很饱不会有更高的追求”,我们不光应该只看到邓总的荣誉,还应看到邓总在生产队,在最基层时保持去读书、去努力的刻苦精神。人生中的挫折很多,而保持“饥饿感”是披荆斩棘的动力。“饥饿感”是精神的食粮,是奋斗的勇气。保持“饥饿感”才能做出好的新闻作品,好的作品一定能占到好的位置上。不要烦躁,也不要焦躁。取得成功难的原因,就是缺乏“饥饿感”,不付出努力来取得成果,汗水就不会洒在奋斗的路上。
2. 策划的能力
邓总的作品《风从海上来》,既有诗意,又延展了改革开放城市的成果。二三十年前新闻是稀缺品,而在2000年以后,院子里有很多的粮食,主要是看能把粮食变成什么样的美食,也就是策划的能力。“爱传百城--寻找身边的感动”活动对全社会进行动员,把互联网用在极致,带来了接地气的深远影响。大家不能只做码字的工人,应该做策划的设计师,策划的能力决定你能走到多高,因此策划能力代表未来。
我们从邓总的演讲中看到邓总的学习能力非常强,把出行作为一个策划、开展思维风暴的重要方式,把文章写在了大地上,把策划写在了行走之间。学习源自于生活,有“饥饿感”才能更努力的学习,努力学习之后才能提升策划能力,才能生产出更多的精品。
山东工商学院编辑出版学系主任向敏副教授谈了谈自己的两点感受:
1.“干”,脚踏实地的干对我们来说是最有意义的。
2.“巧干”,第一,有目标,分步骤;第二,有创意地去做一件事,很多事情只有在有想法、能体现出策划能力的时候,才会影响甚远。
接着向敏副教授向邓总提出了问题:
问:当您坐镇胶东在线时,如何把他做的如此之大?
答:心中有百姓,百姓在心中,胶东在线立足于胶东这个大地,为老百姓解决问题,让老百姓毫无顾忌的把自己的想法直达到政府部门,成为老百姓离不开的网站,坚持品牌栏目的创作,坚持用户思维。
刘廷涛同学和仇玲博士就烟台大学生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
问:烟台大学生网处于开始阶段,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想听听您对校园媒体的建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