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
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文章插图
出土古代战场的“冲锋枪”
近日有考古学家在湖北武汉,发现了一个两千年前的古墓,其中里面发现了40支外形似冲锋枪一般的古武兵器。
专家称这种弩弓,其威力可以说是古代战场的冲锋枪了。
那么这些神奇的冲锋枪又是为谁所制造的呢?在经过技术还原之后,最终发现,原来这些“冲锋枪”是一种连发的弓箭!它的名字叫做“诸葛连弩”。
说到这里,应该就有不少人知道了,这诸葛连弩的主人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了。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亦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以及发明家。
在世时他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则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则曾因其军事才能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一生为蜀国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亦是在历史上被誉为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一直被视为是“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在许多人来看,他甚至可以当得起“智多近妖”的评语。
文章插图
传说中,诸葛亮曾为刘备铸造蜀主八剑,亦是曾打造三千把名刀,也发明过木牛流马等神器。这其中最为重要,威力最大的便莫过于诸葛连弩了。
威力巨大的诸葛连弩
西晋的镇南将军刘弘是正史记载中的第一个见过诸葛连弩的人,他评价诸葛连弩:“神弩之功,一何微妙。”
据《诸葛亮传》中有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其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这里说的“诸葛弩”是指连射弩,称连弩。
事实上,最早的连弩是在战国时期,而西汉时的连弩早已用于实战,类似于床弩。那么诸葛亮所造的连弩究竟有何特殊呢?
在前代的连弩是可一次发射多支弩箭的连弩,而诸葛亮则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出了一种“元戎”弩。此弩可以一次性发射十支长八寸的铁弩箭,极大地提高了强弩的杀伤力。
在《唐静塞弩》中有记载:“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连弩,十矢谓之群鸦,一矢谓之飞枪,通呼为摧山弩。”
文章插图
因一次连续发射十支箭,使得其体积与重量都偏大,以至于单兵无法使用。因此,诸葛弩主要作用只是用来防守城池及营寨。
不过后来马均对诸葛弩进行过改造,可一次连射五十矢,威力十分强劲。但因为生产技术复杂、箭支的特殊加工,导致了诸葛弩没有大量的生产普及。
在明代茅元仪《武备志》记载过,明人曾经研制出能够置于战船之上的"诸葛武侯弩",后清朝人也制造过"弹弩"。
不如传言所说?同样存在缺陷
根据有记载的图纸来还原的诸葛连弩确实非常精巧,速度也非常快,但是射程却在二十余步左右。
这种连弩若是在山地林间或街道巷战之中,来对付无甲目标还可以,但是却极其难以运用于野战,并非军国利器。
而且战争地形也是与诸葛连弩的无法大面积使用有关。蜀汉地区的平原少,大多都是山地和盆底,若是用这种弩来打步兵就是在浪费资源。
推荐阅读
- 朱厚烨墓出土一件金簪,却震撼了考古界,专家:金簪上的天上人间
- 商朝因何而亡?专家打开3000多年前的古墓,找到了真相
- 稀世国宝从大墓中出土,郭沫若欣喜作诗,周总理却冷冷说了几个字
- 古埃及法老墓出土“神物”,黄金面具是其一,另一件不是地球之物
- 国宝档案|走近巴中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大明通行宝钞”
- 村民挖掘“龙骨”卖钱,却意外挖到古墓,专家:终于找到他的墓了
- 有人怀疑《兰亭集序》是伪作,因这块墓碑出土,质疑声完全消失!
- 岳飞是怎么死的? 打死还是毒死? 千年后, 一块出土的石碑揭开谜底
- 它是传世国宝,却曾被当成大笔筒使用,出土数月在战乱中神秘消失
- 意大利出土一对夫妻遗骸,看到丈夫姿势后,专家为其动容:他太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