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 网关选型及包含 BFF 的架构设计( 二 )


比较了一下 , 目前最火的应用是Kong , 另一个国产的 APISIX 趋势也是很猛 , 且他们的技术栈雷同 , 所以我在选型上找到了APISIX的作者做的对比:
从 API 网关核心功能点来看 , 两者均已覆盖:
API 网关选型及包含 BFF 的架构设计文章插图
更详细的比较:
API 网关选型及包含 BFF 的架构设计文章插图
通过性能测试可以看到 , 在不开启插件的情况下 , Apache APISIX 的性能(QPS 和延迟)是 Kong 的2倍 , 但开启了两个常用插件后 , 性能就是 Kong 的十倍了 。
无论从性能、可用性、可编程代码量等各个维度APISIX都是非常优秀的 , 目前唯一担心的就是这种早期项目没有太多大规模应用实践 , 如果上生产还是有风险 , 可在测试环境调研 , 并等待有更多生产实践作为依据 。当然如果架构师认为风险并不大 , 且经过了测试调研也是可以上的 。
五 BFF 层建设迭代
API 网关选型及包含 BFF 的架构设计文章插图
前面我们将 API Gateway 的网关选型介绍了一下 , 请求通过网关后一般不会直接打到具体微服务上的 , 而是会通过BFF层 , 所谓的BFF , 即 backend for frontend 面向前端的后端 。 具体来说它的职能包括:

  • api数据裁剪
  • 接口编排
  • 接口调用
这层有的公司会按业务进行多个BFF的建设 , 在BFF中又有可能拆成多个服务 , 比如支撑首页的 , 支持列表页的 , 或者只有一个服务 , 支撑某个应用的所有请求的 。
有了BFF层 , 前后端就会更好的解耦 , 前端不用再调用多个接口 , 然后再组织数据 , 微服务后端也只需要关心自己服务边界内的事情 。
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
  • 大量业务逻辑从前后端集中在了BFF层
  • BFF层逻辑复杂 , 代码量越来越大 , 难以维护
  • BFF API版本维护复杂
  • 前端端接口职责不清 , 扯皮的结果就是放在BFF层
以上是我真实遇到过的场景 。 所以在后面的架构设计和实施中 , 这些情况会尽量避免 , 但没有从技术上解决根本问题 。 直到 GraphQL 的出现 , 让我眼前一亮 , 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 关于GraphQL的搭建 , 数据交换等细节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 感兴趣的可以从网上找到很多资料 。
下图是我从网络上找的一个符合我心目中的理想架构 。
API 网关选型及包含 BFF 的架构设计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起来简单 , 做起来没那么容易, 细节是魔鬼 , 每利用一个新的技术都会经历一波打怪升级的过程 。 不过总体来说利用GraphQL确实能从理论上解决上面所说的问题 。 而重点是如何将它结合进你的系统架构中 , 并且发挥出它的优势 。 架构很多时候是在做权衡和选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