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明代著名儒相刘伯温其仕途为何屡遭坎坷?

刘基,字伯温,元武帝至大四年(1311)六月十五日生于浙江行省处州路青田县南田武阳村,(今浙江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刘基家虽处偏远山村,但是夫祖皆曾学习儒家义理,故而自幼接受了较为正式且严谨的传统教育。由于刘基天资聪颖,悟性很高,加上刻苦努力,在22岁中为举人,在家守阙三年后,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赴任,正式开始仕途生涯。至正十二年(1352),刘基因病辞去官职,卧病江浒。病愈后刘基又当了几年官,但官职依旧低微,据史家考证,刘基在至正十八年(1358)到至正十九年(1359)间弃官,原因与他对时局的认识有关,应该来说,在元朝做官的二十多年,刘基过得并不顺心,因为官阶一直是七八品,在他的诗文中,常见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感慨。综合来看,刘基有强烈的入世情结,所谓“位卑未敢忘国忧”正是对他的真实写照。
 刘基|明代著名儒相刘伯温其仕途为何屡遭坎坷?
文章插图
刘基画像
在弃官后,经过认真思考,他得出“以待王者之兴”的结果。才高八斗、志向远大的刘基,需要一次机遇,此时元王朝政治腐败,气数将近,中国古人常讲“乱世出英雄”,刘基在易代之际就要走向历史前台了,担当的角色并非上阵杀敌的猛将,而是羽扇纶巾间显山露水的儒相。
 刘基|明代著名儒相刘伯温其仕途为何屡遭坎坷?
文章插图
刘基画像
至正十九年(1359),刘基投靠朱元璋,开始辅助朱元璋平定四方,建功立业。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即皇帝位,但刘基却开始了三起三落的七年浮沉生涯。之所以如此,和他的直言进谏的性格分不开,也与他此前曾在元朝为官,后又投靠明朝有关。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十分讲究气节和事君如一,刘基的行为在战争年代或许并不为人大笔特书,但在求稳的发展年代里,就有人开始诟病了。
 刘基|明代著名儒相刘伯温其仕途为何屡遭坎坷?
文章插图
刘基塑像
刘基|明代著名儒相刘伯温其仕途为何屡遭坎坷?】纵观刘基一生,为人正直刚毅,慷慨而又讲求原则,为人处世方面皆坦诚以待,朱元璋惜其才委以重任,刘基更是怀着知遇之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明代素有“开国文臣第一”的称号,足见其地位。但是,他也是一个悲剧人物,虽在明朝建立后有了很高的政治地位,但是也连续几次受到政治冷遇,与朱元璋的君臣关系并不融洽,史书中说刘基死后,“上痛悼之”地写法也是为尊者讳的惯见之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