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 (采访人员 却咏梅)12月6日,《国家宝藏》第三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播出。作为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前两季以青春的表达和飞扬的自信,带领观众在时空联结中欣赏文物之美,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密码和精神内核,处处浸透着对文明和历史的无限温情与高度敬意。而第三季把创新的窗口敞开,引领大家去“发现”,带来更多新颖、鲜活的历史故事。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蕴藏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是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重要阵地。《国家宝藏》自第一季开播以来,便在青少年中掀起了一股空前的“博物馆热”。据统计,《国家宝藏》观众的主体构成人群集中在20岁到25岁之间,15岁到20岁的紧随其后排名第二。
文章插图
《国家宝藏》第三季第一期剧照
在不久前举行的《国家宝藏》第三季启动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以“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为主题,对如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与传承进行了深入探讨。
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樊海涛称,云南省中小学的开学第一课就是看《国家宝藏》。
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认为,从传播上,特别是从青少年学习的角度,没有比《国家宝藏》更适合的文化传播媒体题材,让人们理解和了解宝藏,“在这个解读和阐释的过程中,把我们的文化、把那些深奥的东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说出来”。
【 文化|《国家宝藏》:厚重文化,鲜活道来】“以前博物馆做展览都是说教式的,板着脸做教育。如今,我们已经开始尝试把嘴角打开,笑着脸给孩子做展览”,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宁说,《国家宝藏》的效应不仅带动了参观人数的增长,也给博物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
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段晓明表示,《国家宝藏》拥有的技术、平台和资源优势,激活了传统博物馆运用媒体传播的新方式,把我国众多优质的博物馆所蕴藏的文化资源背后的故事和内容“带出圈”,而这种“出圈效应”则激发了青少年对历史文物、对中华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专家们一致认为,《国家宝藏》第三季的开播,是探索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上的又一次全新契机,也是送给青少年的一堂厚重又鲜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
推荐阅读
- 玩石头就要做赏石文化的传播者,可一些人却成了奇石的封存者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迁安发布暂停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揭秘三星堆 为何有人称其不属于中华文化
- 配色解读:艺术家邓建勋 x Dunk Low合作—中国饮食文化特色配色
- 同仁嘛呢调!
- 俗语中的四大嫩,四大蔫,和四大紧,四大松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