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考古的观察与实践报告活动圆满落幕|红楼公共藏书楼分会场 | 公共

建筑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实证记录,是中华文明的物质载体,从大都北京到边陲、海角,散布着大量极具地域特征的各类遗存,均可以通过“建筑考古”的手段进行研究,逼近古代世界的真实,藉此体认东方文明之流变,讲述中国文明故事。
 建筑考古的观察与实践报告活动圆满落幕|红楼公共藏书楼分会场 | 公共
文章插图
12月5日下午,第十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分会场在红楼公共藏书楼如期举办。本场阅读分论坛,以讲述中国文明故事——建筑考古的观察与实践报告兼怀杨鸿勋先生逝世四周年为主题,通过跨界对话勾勒出一幅古代世界的物质、空间图景,借此追思杨鸿勋先生的学术贡献,感受其思想的生命力。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中国紫禁城学会秘书长赵鹏作为此次活动主持人为慕名而来的听众们讲述了终身从事建筑考古学事业的杨鸿勋先生的事迹,探寻了杨老先生留下的建筑考古学学术和思想的宝藏。
 建筑考古的观察与实践报告活动圆满落幕|红楼公共藏书楼分会场 | 公共
文章插图
赵鹏副主任主持会场
 建筑考古的观察与实践报告活动圆满落幕|红楼公共藏书楼分会场 | 公共
文章插图
此次阅读盛典分论坛,红楼公共藏书楼有幸邀请到了四位建筑考古相关领域的一线专家,分别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吕舟,同济大学建筑系讲师、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硕士生导师朱宇晖,欧博迈亚设计总监刘春阳和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首席建筑师、海口经济学院雅和人居工程学院副院长、童筑文化创始人冯果川。
 建筑考古的观察与实践报告活动圆满落幕|红楼公共藏书楼分会场 | 公共
文章插图
吕舟教授追思了杨鸿勋先生复原建筑、科学研究和建筑想象的功勋,肯定了杨鸿勋先生在中国早期建筑、中国古典园林、中?古代建筑?较等??极?的造诣。
 建筑考古的观察与实践报告活动圆满落幕|红楼公共藏书楼分会场 | 公共
文章插图
朱宇晖讲师结合《从案头到街头——中华传统造园艺术的转译之路》,回味了先哲们刘敦桢先生、陈从周先生和杨鸿勋先生悠远的历史足音,迫切要求唤醒契合时代的真正风雅。
 建筑考古的观察与实践报告活动圆满落幕|红楼公共藏书楼分会场 | 公共
文章插图
与杨鸿勋先生具有师生情谊的刘春阳总监,曾协助杨鸿勋先生完成多处建筑作品的设计和落地,追思了杨先生的思维轨迹、渊博学识、大家风范和杰出的人格魅力。
 建筑考古的观察与实践报告活动圆满落幕|红楼公共藏书楼分会场 | 公共
文章插图
冯果川建筑师的建筑类童书《一住一万年》为听众讲述人类与建筑的最基本的关系。
 建筑考古的观察与实践报告活动圆满落幕|红楼公共藏书楼分会场 | 公共
文章插图
 建筑考古的观察与实践报告活动圆满落幕|红楼公共藏书楼分会场 | 公共
文章插图
——
图片源自于《一住一万年》
建筑考古的观察与实践报告活动圆满落幕|红楼公共藏书楼分会场 | 公共】来源: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