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智能手表作坊的挣扎( 二 )


张淼的弦外之音 , 是有越来越多的小厂、作坊在转战儿童智能手表领域 , 他也预感到:更多的山寨智能手表小厂开始陷身低价竞争的泥潭 , 而且参与者会越来越多 。
低价竞争 , 越拼越没有前景“(工厂)原本做智能手表代工 , 都是一些东南亚的品牌 , 但现在这方面几乎都停了 。 ”
陈鹏(化名)参与管理的智能手表代工厂位于中山东升 , 早在2015年 , 这家小厂就开始生产配备有单色OLED屏幕的自有品牌智能手环 , 具备简单的计步、心率侦测功能 。 但是近两年由于涉足智能穿戴领域的巨头逐渐增加 , 工厂的产品日渐边缘化 。
2018年底 , 工厂转型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代工为主 , 为部分东南亚品牌代工的同时 , 也为国内部分低端智能品牌生产贴牌产品 , “前两年东南亚地区的需求量还算不错 , 厂子还能赚点儿钱 。 ”
但近半年来工厂代工订单几乎停滞 , 产品销路受阻 , 厂里代工的小品牌都开始抢占行业低端市场:“电商渠道里有大量低价智能手表产品 , 但今年很多工厂压力都大 , 低价竞争更加明显了 。 ”
相比头部品牌动辄上千、几千元的智能手表 , 陈鹏工厂所代工的智能手表定价大都在三四百元左右 , 而且在功能上更为丰富 , 恨不得将手机的功能都塞在手表里面 。 除了具备心率监测、通话、定位功能之外 , 甚至还能导航、播放视频 , 遥控部分家电产品 。 “那些大品牌出的产品都会买来研究 , 然后也弄进我们的产品里 。 ”
“只能强化性价比 , 大品牌的手表有企业的后台系统支持 , 号称是AIoT的入口 , 我们生产的智能手表 , 只能算是一台单独的智能设备 , 本身也不具备生态 , 不可能比得上那些大厂啦 。 ”陈鹏略显无奈的表示 , 没有生态系统支撑 , 厂里的智能手表只能说是智能在“产品里面” , 没有网络和系统的生态资源 。
“山寨”智能手表作坊的挣扎文章插图
现在 , 类似的产品价格要比品牌产品低一半以上 , 才能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 。 他也曾设想构建生态系统 , 联合其它电子厂旗下的产品(智能手表/小家电/健康检测终端)实现产品间的智能联动 。 但这样的理想作为一家工厂几乎无法实现 。
“和啥联动呢?和我们自家厂里生产的蓝牙音箱 , 那些代工小厂的电磁炉、电饭锅?都不现实!”在发现智能生态、服务并非一家小厂可以实现之后 , 陈鹏觉得产品要想抢占市场份额 , 只能走回高仿/低价这条老路 。
在今年春节后 , 如何堆砌智能手表的功能、竭力压缩生产制造的成本 , 成了他们工厂的唯一诉求 。 但无论如何努力降低成本 , 都会有新的产品刷新市场低价 , “在网店里买块智能手表 , 很多小厂的产品最低只要百几元 , 利润连10元都不到 。 ”
他还发现 , 目前一些配备OLED彩屏 , 拥有微信提醒功能的基本型号手环 , 在某宝上的售价仅不到40元(毛利几元钱) , 几乎都是三无小作坊用公版模具生产的产品 , “大品牌的智能手表越卖越贵 , 小工厂的产品越做越低端越没有利润 , 这就是行业现实状况 。 ”
有数据显示 , 2020年上半年全球市场智能手表的总出货量同比增长了20% , 达到近4200万台 。 不难想象 , 除了知名头部品牌之外 , 仍有大量山寨小厂、作坊靠着低价格、高性价比在苦苦拼抢市场空间 。
这其中 , 除了大量代工小厂/作坊在零利润的边缘苦熬 , 更多小厂则是将“山寨”、高仿的使命一条路走到黑 。
模仿也是“研究”消费者心理“有的用户虚荣心作祟 , 想买块品牌(智能)手表 , 但价格太高 , 所以我们就有机会了 。 ”
在深圳福永经营一家数码作坊的张先生表示 , 一部分用户之所以会选购智能手表 , 为的不是运动、健康功能 , 而是为彰显自己的消费品味(水平) 。
对于不少普通打工者而言 , 动辄上千元、数千元的品牌智能手表 , 价格实在是难以接受 。 于是虚荣心作用之下 , 便会选择购买山寨智能手表 。 包括张先生在内 , 不少深谙这一市场需求的小厂都是在高仿山寨智能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