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的东西太多,而自己能力有限,为此非常焦虑,该咋办

你是否希望只读几本书就能博学多识,坚持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少吃几口饭就能变瘦,读完一篇干货文章就能立即改变?你之所以痛苦焦虑,就是因为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没有深入关注过自己的思考、行动和改变,所以总是感到学无所获,总是感到应该继续加大学习量,结果陷入了「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的恶性循环。
因为你缺少了一种品质——
耐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金庸的武侠小说风靡全国。如今,虽然几十年过去了,金庸先生也已与世长辞,但他留下的作品依然广受欢迎,被奉为经典。如此成就,自然离不开他新奇的想象和优秀的文笔。但在我看来,还有一个更深层、更隐秘的原因,那就是他的故事击中了人类天性中最原始、最本能的部分——即时满足。
你看,金庸的故事里有很多这样的桥段:一个普通少年,经历一番奇遇,轻松练成神功,取得成就……常人需要几十年才能练成的神功,他们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学会,甚至一夜速成。并且故事还突出了主人公们善良的品性,似乎好运只会光顾那些心性单纯的人,让人们误以为心性单纯优于努力,要想获得成功,只要保持心性单纯就好了——人们当然愿意相信这样的结论,毕竟保持心性单纯比保持努力容易多了。
正是这种不用付出巨大努力就能获得超强能力的快感让人心驰神往,因为现实生活中无论读书、考试,还是工作、赚钱,要想表现出色都必须经受长时间的磨炼。可惜故事是故事,现实是现实,我们可以暂时沉浸在故事中,但终究要回到现实面对规则: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
那些年,我们一起误解过的耐心
很多人虽然嘴上说要保持耐心,但身体却诚实地游走在即时满足的边缘。他们总是从最简单、最舒适的部分开始一天的工作,然后沉迷于娱乐信息、醉心于周边琐事,就是无力去做重要的事情;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寻找干货文章,点击收藏,但今后可能再也不会点开;他们的新年计划非常完美,在出炉的那一瞬间,就像自己已经完成一样,但没过几天,那计划就不知所踪了;
他们有时也「勤奋」得出奇,疯狂提升自己的阅读量、践行「一万小时定律」,每天坚持做同一件事,但始终与成功无缘;他们刚有了一点点改变,甚至在还只有一个想法的时候,就会急着向全世界宣告自己将要开始新生活了,但只要遇到一点挫折,很快就会消沉放弃;他们看到自己与同龄人有很大差距时,就会变得非常焦虑,然后去报很多课、读很多书、做很多事,并期望立即看到变化。总之,他们希望只读几本书就能博学多识,坚持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少吃几口饭就能变瘦,读完一篇干货文章就能立即改变……
一口气罗列了这么多劣习,并不是为了给自己做铺垫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向大家说教,事实上,这些都是我踩过的坑,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所以对此感同身受。我深知这些品性会毁人一生,至少会让人庸碌无为,因为缺少耐心这个品质,再多的努力也会白费。
但是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耐心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有耐心。我们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教导:「要保持耐心!不要猴急!不要三心二意!」以至于人们对耐心这个概念的理解普遍倾向于忍受无趣、承受痛苦、咬牙坚持、硬扛到底。总之就是用意志力去对抗——如果做不到,只能说明自己意志力不强。
然而真相根本不是这样的。我们对耐心的理解过于肤浅,以致大部分时间都在痛苦中挣扎。既然耐心是如此重要的品质,我们没有理由不补上这一课。
缺乏耐心,是人类的天性
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在本章第一节达成共识:缺乏耐心根本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和自己的道德品质也全无关系,这仅仅是天生属性罢了,每个人都一样。如果你觉得这些共识仍有些虚无,那不妨再观察一下身边的婴儿、孩子和成人。
婴儿刚出生时,理智脑的作用极其微弱,全靠本能生活。出生6个月之内的宝宝会认为自己是全能的,整个世界会随着自己的意念而动,这可谓最强烈的即时满足;几岁的孩子可以瞬间切换笑脸和哭脸,得到满足就立即欢笑,不满足就马上暴怒,他们毫不掩饰自己即时满足和耐心不足的特性。
等到上学之后,随着理智脑的发育和学识的增长,他们的耐心开始变得越来越强,小学、中学、大学时呈现明显的不同;成年后,其生理机能趋于稳定,但此时若停止自我探索,保持耐心的能力可能会永远停留在当时的水平,甚至倒退。如再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中的精英通常是那些能更好地克服天性的人,他们的耐心水平更高,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强。
无论从历史、现实考量,还是从生理角度看,一切关于耐心的线索都指向了理智脑这块人类独有的前额皮质上——了解这一点,对于解放自我意义重大。当然,仅仅认识自己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将目光投向外部,看看有什么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耐心,毕竟内观自身和外观世界向来是一体的。
认知规律,耐心的倍增器
很多时候,我们对困难的事物缺乏耐心是因为看不到全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手动再谢邀,并很高兴地告诉你,
找我就对了!第一步、咱们结论先行:



Step1:解题思路(是什么)


Step2:解题方法(为什么+怎么做)
第二步、稍微背一背书:
作为一个自认为相当“博学多才”的称职学长,今年2月中旬开始,从零学做自媒体,目前小有成就。
最巅峰学习时,一天自学5门网课,每门课程视频在0.5h以上,外加至少输出对应课程的3份高质量作业打卡(字数最低500字以上),同时还在发布不低于800字的回答,在朋友圈发布500-顶峰字数的友圈,并且仍能孜孜不倦抽出时间看书、刷抖音b站,学习和拆解相关内容与方法。最后,当一天即将结束,突然心生遗憾,“要是这一天,再给我多点时间,或上天让我精力更旺盛点,不用睡觉就好咯,那我可以学到更多”。(注意:是“学到”,而不是“知道”。细品)
但事实又不得不睡,因为每天早上6点起床,再不睡,醒来睡不够5小时,会严重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所以又倒逼自己倒头就睡。(氧化钙,这份自我介绍也有点太长了吧)
因此,你认为你来找我,找对了吗?



01/下面进入正题若将你的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等式,就是:
「博学多才=学习能力+心态平稳」
显而易见,等式左边,是你的终极目标;右边是你现在要做的。而我们在这里,真正讨论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两者之间的等号成立,对吧?
首先,这挺好,说明你对学习这事,是有一定思考的。先看等式左边,我们不是常说以梦为马,以终为始吗?要知道“以终为始”,这可是在美国,影响力仅次于圣经的书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尤为关键的一个习惯啊!
而你目前的状况是,已明确找到了这个“梦/终”,也就是等式的左边,对吧?我跟你讲,单单这点,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你知道吗?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终其一生,压根都没想过要去找这个“梦”,就更别提找到了!
(这些人终其一生,只想在各自熟悉的地方,干着自己熟悉的活儿,最好还能隔三差五放个假;同时还能享受升职加薪的福利!多“享受”啊!想着想着,自己就受了、也瘦了。)



很在理,我最爱用的台词之一但你不一样,你的心很大,你天天都在尝试跳出舒适区,因为你希望通过不断地挑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亲,你可是二八原则里,具有关键性作用的、那20%的人啊!在我看来,你这些想法、这些做法本身,就是英雄的行为!你,就是英雄本雄!
众所周知,英雄能力很大,责任自然也很大,但经常忽略的是:他的焦虑,也比普通人要大!而还有与之相对应的,他未来能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也是大到常人无法理解的,好吗?
结论1:有多焦虑,未来舞台就有多大![马]所以,学长很负责任地跟你说,你的心急是正常的,你的焦虑是正常的!这些,是你作为英雄独一无二、傲世群雄的心理特质啊!
因此要我说,既然这是你的英雄特质,你就接纳吧。何必把它当做仇人一样,要去解决它呢?别人想要拥有,还不一定有这个资格呢!



02/所以呢?所以呢,你的“梦”已经有了,就是:
结论2: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学习型英雄![梦](虽是我编的,但想想就很帅,对吧?)
那么,你现在唯一需要顾虑就是,如何高效、平稳地开始“马”,使之配得上你的“梦”?也就是,让等式右边等于左边。
然后这时,你问我,“学长学长,我该怎么办?”,事实上,当你带着这样的问题:



来问我时,你已经知道怎么办了!不就是把不足的填上,把着急的心态放慢,去掉焦虑,也就是那个等式:「博学多才=学习能力+心态平稳吗?
因此,你问我的,根本就不是“怎么办”,而是“怎么看”!而作为一个过来人,在我看来,
首先,你的“梦”和“马”都有了,你什么都不缺,你唯一缺的是时间。
结论3:要快点,最紧要慢![以梦为马]其次,你也不是做不到,你做不到的原因只有一个,是你看重的方向偏了一点。



结论4:做得到,看准方向![马制衡梦]03/什么意思呢?先看结论3,很好明白,你自己也清楚,是因为你自己总想着学习要“包罗万象”,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同时又希望自己能“一蹴而就”、“一步登天”,这矛盾点,让你心态很着急,状态很焦虑,对吧?
说实话,要是你的目标,是拯救地球,那的确要快点,但是心态要慢。只不过你往往心态也快,其实这点再正常不过了。因为学长以前也老是这样:
上一秒,还学着这个,觉得这个太有用了,必须好好学;下一秒,突然发现那个更有趣,哇塞打开新世界大门,果断又去学那一个。到头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样学习,显然是行不通的。你想想,人世间千百年来,创造了那么多学科,沉淀了那么多知识;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用到极致,也就只有那么多,怎么可能样样都学,样样都兼顾呢?
那咋办?



很简单,跟着学长,走两步试试!
【1】先明确你的大目标,越明确就越好!【2】时刻围绕着大目标,学习+做计划!来,先走第一步。你的“梦”有了,“博学多才”很好,相当明确!但还不够,再明确一点。比如
a、是什么:你要做到何种层次的“博学多才”?也就是,要懂哪几个方面的知识,才算得上你眼中的“博学多才”?
b、怎么做、要多久:达到这般“博学多才”,你要怎么做?客观来说,需多长时间?(别跟天才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定)
c、为什么:最最关键的一点,你“博学多才”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成为“博学多才”本才,还是希望通过变得“博学多才”,使自己能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者更多问题,甚至你能遇到的所有问题?
案例1:举个经典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是一个很好的典例,目标非常明确。无非就是精通两科,“天文”与“地理”即可。那你的呢?若按正常路径走,大学同时双修“天文”、“地理”,最起码也得四年时间。再往下走,读研/读博,需多久、怎么走,这个相信你能算得出。再不行,也查得到。最后也最关键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古代人眼里,最典型的人物无非诸葛亮等军师。他们要解决的就一个问题,就是在军事方面,如何辅助君主打下江山!那么你的呢?怕你还不够清晰,再举个亲身案例,顺便带你走完第二步,即时刻围绕你的大目标学习+计划。
案例2:学长亲历的我的案例开头已说过,这里不再累赘,直接讲一下我是怎么做到的。首先,我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在自媒体方面,通过输出内容,不断提升自己、扩大影响力,以便最终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该目标,简称为“助人自助”,也是我的人生关键信条之一。目前定位,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学习/情感/职场。是我特别感兴趣,且相对擅长的三个领域。(为啥这么选?别问我为什么,要不是当年……唉,以前的回答都答过,在这里也不赘述了,待会我把链接放最后,有需要请自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