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他退学北大改上技校,如今咋样了?

【生命科学|他退学北大改上技校,如今咋样了?】
生命科学|他退学北大改上技校,如今咋样了?
文章图片
生命科学|他退学北大改上技校,如今咋样了?
“名校情结”在很多家长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 让孩子能够进入知名高等学府就读 , 将来找一份光鲜的职业、体面的工作 , 也是不少家长心存念想的事情 。 然而 , 家长可能忽略了一件事情 , 那就是要问一问孩子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 也许家长认为“最好的” , 却不一定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 9年前 , 有位名叫周浩的青海学霸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 他不顾家人反对 , 从北大退学改上技校 , 如今咋样了?
一、兴趣还是名气 , 哪一个更重要?
2008年高考 , 青海考生周浩考出了660分的好成绩 , 是全省理科第五名 。 好消息传来 , 亲戚朋友都为他感到开心 , 父母更是为他感到骄傲 。 说起周浩 , 他从小就是动手能力极强的孩子 , 他特别喜欢研究精巧的机械 , 曾尝试着将家里的小电器拆开 , 再安装好 。 在学习上 , 他也特别喜欢动手做实验 , 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所以理科成绩一直非常优秀 。
可是没多久 , 家里就因志愿填报发生了分歧:周浩一心想报北航 , 而父母坚持让他报北大 。 其实 , 周浩对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怡已久 , 他梦想自己能成为国家最需要的高新技术人才 。 按理说这么远大的理想应该能得到家长的理解 。  可是周浩的父母没有顾及孩子心中的梦想 , 坚持让他上北大 。 他们认为孩子这么高的分数 , 完全能上名气更大的清华北大 , 那又何必退而求其次选择北航呢?周浩不愿意接受家人的安排 , 家人就努力给他“做工作” , 还请来老师说服他 。 最终周浩没能扛住压力 , 只好同意报名北大 , 就读生命科学专业 。 在中国家庭和学校教育中 , 学生大多是按照大人们的意愿前行的 , 不论孩子愿不愿意、高不高兴 。 这样遏制学生个人思想的教育方式 , 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 显然 , 父母和老师都是学生成长的功臣 , 学生应当充分尊重父母和老师 。 不过 , 如果放大这一点 , 任何一个学生就难以走出家庭或学校的羽翼 , 更难以将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 。
二、北大专业不对口 , 坚定退学
可以说 , 周浩从一开始去北大就带着几分不情愿 , 而这种情绪在他接触生命科学专业课后变得更加强烈了 。 生命科学这个专业是理论重于实践 , 操作性不强 , 恰恰与他的学习习惯相反 。 那些枯燥的文献资料也让他感到十分头痛 , 根本没有深入研究的欲望 , 用他的话来说 , 就是自己和这个专业“互相不来电” 。 他也曾经想过换个专业 , 但因为学分不够 , 只得作罢 。 大二时 , 他实在受不了这种沉重的学术氛围 , 决定休学一年 。 在这一年里 , 他并没有在家虚度时光 , 而是选择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去看一看自己究竟能够做些什么 。 他做过电话接线员 , 还到工厂流水线上体验过 , 吃了不少苦 , 也学到了一些经验 , 知道自己还是应当拥有一技之长 , 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 。 休学一年期满后 , 周浩怀揣一个执着的决定回到北大 。 他坚定地向校方表示 , 自己确实不适合生命科学这个专业 , 并勇敢地提出了退学 。 退学之后怎么办?他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 那就是到北京的另一所工业技术学院专心学习数控技术 。 可想而知 , 他的这个决定在学校和家中掀起了怎样的轩然大波 , 父老师的不解、母的反对、亲戚的莫名 , 都让他承受了不少压力 。 但这一次 , 周浩没有念及家长和老师们的感受而退让 。 他把自己入校以来的心理历程摊开来 , 让老师和家长知道自己经过了一段多么痛苦和压抑的时光 。 母亲到这时才明白了儿子的真实感受 , 她觉得万般心疼 , 也终于同意了孩子的请求 , 还说服了父亲 , 让孩子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追寻梦想 。 三年前 , 他在父母的压力下考入了北大;三年后他却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 , 最终毅然选择了退学去读技校 。 周浩的经历引起了不少争议 , 也值得为人父母者深思 。 好在周浩如今的现状令人欣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