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欢迎来宁

上周末 , 南京博物
院迎回了一批特殊的文物——2019年2月美国向中国返还的361件文物艺术品 , 正式移交南博 , 在南京“安家” 。这批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多个门类的文物艺术品 , 目前仅仅面向相关专家学者展出 , 后期大众也将有机会目睹这批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物 , 了解它们漂洋过海回到祖国的
背后故事 。
□南报融媒体采访人员 王婕妤
近年来 , 国家文物局持续加大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力度 ,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大量流失海外的文物得以回归祖国 。此次安家南博的361件文物艺术品 , 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成果 。新石器时代石凿、玉璧 , 春秋战国青铜剑、戈、钱币 , 汉代陶钫、茧形壶、罐、仓 , 明代陶俑、模型明器 , 清代木雕建筑构件……这批文物艺术品涉及多个文物门类且时间跨度长 , 多为中国古代墓葬随葬器物 , 是考察古代物质生活和墓葬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 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而在很多专家看来 , 相比文物本身来说 , 回归的意义更加重大 。
“它们是国家文物局经过5年的持续努力 , 2019年2月成功从美国政府接收的 。这是中美双方2009年签署限制进口中国文物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以来 , 美方第三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向中国返还文物艺术品 。在国家文物局的热切关心和大力支持下 , 将此批美国返还文物艺术品划拨给南京博物院 , 丰富了南京博物院的藏品体系 , 也为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责任人员实习实训基地增添了教学标本 。”在划拨仪式上 , 江苏省文旅厅一级巡视员吴晓林介绍 。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是中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寄托着中国人民质朴深沉的历史情感和文化记忆 。这批中国文物艺术品的返还 , 也为保障全球文化遗产安全提供典范 。采访中采访人员获悉 , 此次返还的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于2014年4月由美国联邦调查局印第安纳波利斯分局查获 。历经5年的追索返还工作 , 这批珍贵的文物艺术品 , 结束了在海外颠沛流离的生活 , 漂洋过海重新回到了祖国 。2019年9月至11月 , 国家文物局选取该批文物艺术品中的22件文物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中展出 , 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 。
【文物|欢迎来宁】“南京博物院是首批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一级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将这批文物艺术品全部划拨南京博物院收藏 , 充分体现了国家文物局对江苏的关心与支持 。这批文物艺术品能够从海外回家很不容易 , 入藏南京博物院 , 不仅有利于丰富南京博物院现有藏品结构体系 , 也有利于依托南京博物院专业力量对这批文物艺术品进行更好的收藏、保护和利用 。”吴晓林介绍 , 南博将做好这批文物艺术品后续保管、研究、展示、宣传相关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