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沙区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期 ,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的广州南沙科学城科创交流中心已完成土建工程和首层布展 , 成为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内落成的首座公共建筑 。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三个大科学装置落地南沙区 , 已启动场地平整和围蔽施工等前期作业 。规划总面积达99平方公里的广州南沙科学城(以下简称“南沙科学城”) , 正从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
科技创新是南沙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依托中科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领先科研力量 ,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区域的南沙区正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 , 推动高端优质资源落地 , 着力打造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动创新发展、广深加速推进双城联动的“风口”上 , 南沙区正着力积蓄创新驱动能量 , 努力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枢纽节点 。
南沙科学城:规划面积达99平方公里
2019年9月 , 面积达99平方公里的南沙科学城规划“横空出世” , 将聚焦海洋、空天、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领域 , 打造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全球开放合作枢纽、战略产业策源地和经济社会数字转型示范区 , 推动中科院研究机构和创新资源在南沙区集聚发展 。
中心区明珠科学园在2019年9月底破土动工 , 中科院力学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中科院广州分院、国科大广州学院等5个项目首批入驻 。目前 , 明珠科学园基础设施第一批项目已开工建设 , 正在推进基础设施第二批项目的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 , 国科大广州学院等一期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及设计工作已经启动 。
南沙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区域 , 不仅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战略叠加优势 , 同时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 , 科创氛围也比较浓厚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是中科院力学所的第一个分所 , 选择落户南沙区 。
更早前揭牌成立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也成为南沙科学城建设规划的一部分 。该实验室目前已汇聚16个科研团队 , 将依托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 , 开展海洋科学前沿基础研究、海洋高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孵化探索 。
南沙科学城 , 同时被纳入广州“三城一区十三节点”布局 ,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 , 广州正着力构建“1 4 4 N”高端战略创新平台体系 , 其中“1”即以明珠科学园为主阵地 , 建成科教融合新区 , 打造“上天”(空间科技)、“入地”(地球科学)、“下海”(国际海洋科学)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 支撑南沙科学城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 。
在支撑前沿研究战略的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里 , 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就坐落在南沙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作为4个省实验室之一 , 将成为原始创新主平台;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则被列入N个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序列 , 将建设成为技术供给主平台 , 共同推动广州打造创新高地 。
链接科创力量: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 是大湾区发展规划赋予南沙区的一个重要使命 。随着粤港深度合作园南沙枢纽片区(起步区)、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区块的建设推进 , 来自粤港两地的科创要素正在南沙区加速碰撞、流动联通 。
2016年 ,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启动运营 , 依托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实现与香港科技大学专用光纤和跨境MSTP线路的互联互通 。过去几年 , 100多个香港科研团队由此用上了广州的超算资源 , 使用总核时数超过1亿核时 。
推荐阅读
- 改革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扩大内需 加快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
- 科技 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基本建成 国家级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布局
- 广东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广东省出台这个方案
- 原油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生产由降转增,天然气生产加快
- 全球锋豹|力争数年内再推出一艘,提振海上整体实力!,美加快福特级航母建造
- 航空网|日本:难以接受,东亚国家宣布加快航母计划!搭载五代机已无悬念
- 红刊财经|A股公司年内退市频率明显加快 17家强制退市8家即将暂停上市
- 一锤定音|长安汽车加快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 房产税|从“加快”到“稳妥”,房产税能出吗?贾康:2023年前或启动
- 戎马战魂|我国自然不落后,美国B-21将遇上强悍对手?俄在努力加快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