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_社会,污染治理|凝聚智慧 直面挑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位于海南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扶贫项目集清洁能源发电、现代渔业养殖、休闲观光农业于一体 。(新华社发)
本报采访人员 郭静原
是什么引发的传染病大流行?癌症、心脏病、脑损伤等重大疾病能否得到及早诊断和筛查?有没有科技手段可以避免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 早已成为全球科学家关注的焦点 。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闭幕式上 ,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周济与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共同发布了“2020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 。这10个问题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17个发展目标为基础 , 涉及卫生、安全、资源三大领域 。
卫生领域
问题一:“人类行为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对传染病大流行的影响机制是什么?”许多传染病的产生、流行与衰减均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有着紧密联系 , 但其直接作用机制尚不明晰 。如果人类能清晰了解相关作用机制、恢复生物多样性良性变化 , 将有助于从源头减少新传染病的发生 。
问题二:“抑制超级传染性与高危害性病毒机理是什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 , 是21世纪以来全球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 重创世界经济发展 。为更快、更便宜、更安全地研究与生产出针对病毒的特效药和疫苗 , 迫切需要了解抑制病毒传播和危害的机理 。
问题三:“未来新技术有效保障人类卫生与健康的范式是什么?”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能很好地服务于人类卫生健康 。积极发挥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通信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等作用 , 势必能高效推动卫生服务模式、诊疗方法与健康保障体系的发展 。
问题四:“重大疾病高效、准确早期诊断与筛查的机制是什么?”重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 , 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 高效、准确诊断和筛查出这些疾病的早期症状 , 尽早治疗 , 将有效减缓甚至阻止疾病进程 。
安全领域
问题五:“采用哪些科技手段能有效保证食品更健康、更安全?”当今 , 食品生产采用的基本原料难以保证良好品质 。例如 , 农作物中含有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带来的残留物 , 甚至含有因水和土壤受到工业污染而产生的毒素 。采用科技手段避免相关污染 , 从而保证食品健康安全 , 意义重大且非常紧迫 。
问题六:“怎样使人类社会更具备抵御不安全因素的能力?”伴随着社会变迁 , 人类生存环境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发展趋势 。流行病不断、洪水泛滥、森林火灾肆虐等一系列不安全因素 , 均预示着人类未来或将受到更多生命安全威胁 。因此 , 我们需要尽最大努力消减相关不安全因素 , 以减少对人类社会的伤害 。
问题七:“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良种覆盖率以促进粮食安全?”当前 , 世界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消费者需求持续增加 , 加之一些区域自然资源日益减少、极端气候频繁发生 , 导致世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利用新技术培育高产并能抵御恶劣环境的优良作物品种 , 是当下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的重要挑战 。
资源领域
问题八:“自然资源总量快速减少应对响应机制有哪些?”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 消费日益增加 , 全球自然资源正遭受快速消耗 。只有维持和弥补全球自然资源总量 , 逆转因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造成的损失 , 才能保障优质生态产品持续供给并提升人类福祉 。
问题九:“哪些技术和材料能够更高效地存储和转化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均属于间歇性能源 。采用间歇性能源供电的电力系统需要大规模电网存储材料 。然而 , 当下存储材料与存储技术不能满足电力系统运行需要 , 急需开发能高效存储与转化清洁能源的材料与技术 , 以满足人类能源需求 。
推荐阅读
- 美国|美国特工处大量人员感染新冠病毒
- 11|四川德阳通报冷冻产品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运输司机核酸检测阴性
- 英国|英国首相约翰逊因接触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患者需自我隔离
- 全球|世卫组织:全球新冠确诊新增59万例,累计超5376万例
- 社会|2020企业社会责任排名揭晓 松下电器荣获多项殊荣
- 用友社会化用工研究院|经济发展趋于数字化,用友薪福社实力推动企业智慧化转型升级
- 中新网|研究:新冠病毒或自2019年9月已在意大利传播
- 中新网|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76亿元 同比增长4.3%
- 民政部|民政部依法关停第三批32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
- 光明网社会|江西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江西建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