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学微刊|《汉字汉语研究》2020年第3期出版( 三 )


关键词楞 愣 异体字 应有地位
《说文段注》之“同意”及其理论意义
朱生玉 1 王相帅 2
(1.天津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 2.临沂大学文学院)
提 要“同意”是《说文解字》所揭示的一种汉字构形现象 , 或指几个字的某个构件之构意相同 , 或指整字的构形意图相同 。 段玉裁不仅继承了许慎的“同意”说 , 而且有所发展 , 主要表现为在明确区分“意”与“义”的基础上 , 重视“意”这一概念;对“同意”做了理论阐释;增加了“同意”字组 , 丰富了同意字的结构类型 。 段玉裁的理论发明对于当今文字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意”是古今汉字皆有的科学概念 , 是建构完善的汉字学理论体系必不可少的概念;形-构-意-义的交互关系不仅体现在“同意”字方面 , 而且是理解“造字过程”和“识字过程”的理论指导;以此为基点离析文字学上的相关概念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说文解字注 同意 文字学理论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牛 振
(郑州大学文学院 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
提 要1891-1933年 , 不同机构或个人提出了10余种音译元素名用字规范方案 , 其中所用字符或沿用《化学鉴原》《化学初阶》等早期化学译著中的的元素译名用字 , 或“借用”汉字系统中的“不常用之字” , 或为译者根据外语元素词的音义、元素特性等创制的字符 。 各规范方案涉及48种元素 , 大部分元素的译名用字并不统一 , 存在同形异用、异形同用、一词多译、多词多译及同音字等现象 。
关键词清末民初 音译元素名 用字规范 字符来源 用字现象
形声字义符对范畴语义提取的理论分析
胡 惠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教育学院文学院 )
提 要认知心理学家运用“两个网络系统”“平行激活扩散”等理论 , 以实验手段证明了义符对汉字形声字所记范畴语义的提取具有促进或干扰的作用 , 义符与词义的一致性、义符的语义距离以及词频等是其中的影响因素 。 本文进一步探讨义符本身所具有的示意功能对这些因素的生成产生的影响 , 认为义符在造字时与形声字本义之间具有多样化的语义关系 , 在具体使用中义符与现行汉字形声字字义或者字形发生变化 , 用字环境下非形声字的干扰等 , 都使义符对形声字所记范畴语义提示和反映的能力产生差异 , 从而在现有的用字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力 , 在此基础上为今后更深入开展相关心理学实验研究提出些许思路 。
关键词义符 形声字 认知心理学 范畴语义 示意功能
协通论视佛经一例
李维琦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释佛经中的“枝掖”为枝叶 , 虽不是无稽之谈 , 但施之本文不协 , 以之解释他卷中的“枝掖”也不成文理 。 查阅佛经音义一类的工具书 , 再通过与异译相比对 , “枝掖”或“枝棭”当释为相似、似是而非 。 揆之本文而协 , 验之他卷而通 。
关键词枝掖 枝棭 枝叶 似是而非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侯 瑞 华
(清华大学中文系)
提要《楚辞·九章·惜往日》“乘泛泭以下流兮 , 无舟楫而自备”一句 , 其中的“备”当读为“浮” , 指乘舟顺流而下 , 没有舟楫任其漂浮 。 这与前句所言的乘马无辔衔而任其自行 , 都是为了说明“背法度而心治”的危险而举出的生动比喻 。
关键词楚辞惜往日校读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苏浩浩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提 要《左传·隐公元年》“讥失教也”句为解经语 , 国内传世诸本均无异 , 而此句日本金泽文库卷子本并无“讥”字 , 结合版本、《左传》“讥”字用例以及杜预对《左传》的作注习惯 , 此句当以金泽文库本为是 , 原文当为“称郑伯 , 失教也” , 国内传世诸本所多“讥”字可能是后人受杜预注经传之语影响 , 传抄致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