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小小叶片如何驱动战机飞行

【叶片|小小叶片如何驱动战机飞行】采访人员 邓杰文 罗 娟
前不久 , 国外一架民航客机在万米高空航行时 , 发动机突然发生爆裂 , 部件碎片击穿客机舷窗 , 导致飞机瞬间失压 。事后 , 有关部门调查称 , 事故原因是发动机风扇叶片发生断裂 。
叶片是将燃料内能转化为飞机飞行动能的关键零部件 , 加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 。叶片一旦发生断裂 , 将对发动机内部造成连环破坏 , 给飞机带来致命损伤 。
叶片|小小叶片如何驱动战机飞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图:航修厂技术人员采用激光增材技术修复叶片 。
罗九龙摄
无论是过去的活塞发动机 , 还是现在的涡轮风扇发动机 , 都是通过叶片对空气压缩做功 , 利用空气反作用力 , 为飞机提供飞行动能 。从螺旋桨桨叶 , 到风扇叶片、压气机叶片、涡轮叶片 , 航空发动机叶片历经多次更新迭代 , 变得质量更轻、强度更高、更耐高温 。
叶片制造工艺每一次革新进步 , 都在推动着航空发动机性能不断跃升 。看似小巧的“身板” , 承载着人类孜孜以求的飞天梦 , 也是国家军事航空业发展壮大必须要迈过的一道“门槛” 。
“小身板”能量大 ,处处尽显“科技范”
现代战机多采用涡扇发动机 。涡扇发动机前端的风扇吸入空气后 , 一部分空气进入发动机核心(也称内涵道) , 与燃料混合燃烧后排出;另一部分空气进入环绕发动机核心的外涵道 , 不进行燃烧 , 从涡轮发动机外壳向外喷出 , 形成推动飞机飞行的动能 。
打开整流罩外壳 , 观察发动机内部 , 我们发现发动机叶片竟如此普通:不仅“长相一般” , 身材也略显“矮小” 。从前至后 , 一排排风扇叶片、压气机叶片、涡轮叶片错落排列 。叶片排数与级数相同 , 排数越多、级数越大 。
风扇叶片是“三兄弟”中的“高个子” , 位于军用涡扇发动机最前端 。为了适应超音速飞行 , 战机正面风阻面积不宜过大 , 风扇叶片尺寸设计有一定限制 。因此 , 军用涡扇发动机风扇通常有多级叶片 , 确保产生足够大的推力 。
此外 , 风扇叶片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 也是影响风扇对空气做功效率的重要因素 。风扇叶片经历了窄弦实心叶片、宽弦空心叶片、复合材料叶片和整体叶盘的发展历程 。由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研发的EJ200涡扇发动机 , 采用了整体叶盘结构 。
与传统分体式叶片和轮盘相比 , 整体叶盘将叶片和轮盘设计省去了传统连接所需的榫头、榫槽和锁紧装置 , 减少了零件数量 , 简化了发动机结构 , 同时采用新的宽弦、弯掠叶片和窄流道 , 进一步提高了气动效率 。
空气经过风扇初步压缩后 , 进入压气机继续加温加压 。压气机叶片在“三兄弟”中最为“纤细” 。叶片经过精密锻造、磨削抛光、表面强化等技术加工 , 被制成实心结构 。为了获得更高的增压比、产生更大推力 , 空气通常需要经过多级压气机叶片压缩 。
在EJ200发动机上 , 五级高压压气机转子采用整体叶盘结构 。这一设计使压气机转子结构进一步简化 , 发动机重量减少30%以上 。
压气机形成的高温高压气体与燃料混合 , 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燃气 , 推动涡轮转动做功 。涡轮叶片在“三兄弟”中堪称“八面玲珑” , 面对高温、高压、腐蚀、磨损和复杂载荷等各种恶劣工况仍能应对自如 , 而这一切都与它的“硬核”设计密不可分 。
涡扇发动机的涡轮前温度非常高 。如今 , 大多数涡轮叶片材料使用耐高温性强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除了单晶高温合金 , 涡轮叶片上还应用了气冷空心结构和陶瓷热障涂层 , 既为叶片外部披上“防护服” , 更在其内部装上“天然空调” , 叶片的高温防护能力明显增强 。各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投入应用 , 使得叶片小小的“身板”里满满都是“科技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