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金饭碗”怎么突然不香了

最近 , 有媒体报道称:数不清的年轻人正在筹划、或者已经从银行辞职 。 过去 , 人们常将在银行工作比作“金饭碗” , 以至于每份银行的工作 , 哪怕只是小小的柜员 , 也要受到众多名校毕业生的争抢 。 然而 , 随着时代的变迁 , 这个“金饭碗”的光芒明显暗淡了不少 , 银行员工碗里的“稳定”与“安逸” , 似乎一下就不香了 。 尽管从产业的角度出发 , 银行业在我国并未衰落 , 但在工作吸引力的层面上 , 银行职位的排名却无疑在不断走低 。 其中反映出的青年择业观念变化耐人寻味 。
关于银行岗位在过去吃香的理由 , 说来说去其实就是那么几条 。 相比于“体制外”的工作 , 大多数银行不仅属于国企 , 能为员工提供稳固的编制和福利 , 而且地位特殊 , 在许多地方可以为职工的亲朋好友提供便利;而与其他“体制内”的工作相比 , 银行的收入又明显更高 , 因此才在“铁饭碗”的基础上 , 得到了“金饭碗”的美称 。 尽管这些优势未必谈得上独一无二 , 但彼此叠加 , 足以让追求稳定的求职者趋之若鹜 。
然而 , 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的工作 。 早在近段时间这场“辞职潮”出现之前 , 银行系统工作单调、升迁困难、自我提升空间较小的问题便已广为人知 。 将时间回推数年 , 许多正处于求职阶段的年轻人 , 已经清楚地感知到:对银行的热情并不来自自己 , 而来自家人给予的期待和压力 。 如果说过去几年 , 老一辈人的择业观念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压制着年轻人的话 , 那么今天的局面 , 则无疑是新一代青年力量打破桎梏、开始主张全新择业观念的结果 。
审视银行从业者的工作节奏与薪酬待遇 , 不难看出:过去被社会视为银行工作优点的那些属性依旧存在 。 在这种情况下 , 与其说是银行变差了 , 不如说是求职者的价值坐标发生了改变 。 在许多老一辈人看来 , 一份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稳定 , 其次则是收入的多少 。 这种心态既与他们年轻时工作“包分配”的背景有关 , 也隐含着一种对于个人被“抛”进社会的恐惧 。
在由父传子、由母传女的代际链条之下 , 许多70后、80后和90后或多或少地继承了这种带有“前现代”属性的观念 , 因此 , 他们并不排斥在稳如磐石的银行柜台背后 , 一连做上十几年普通的柜员 。 对于这些人而言 , 他们或许一进银行 , 就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一生” , 但他们愿意接受这种或许乏味 , 但胜在安全的人生道路 。 但是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逐渐意识到: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里 , 没有哪份工作能够真正给人永远的安全 , 只有不断提升自我 , 才能避免“逆水行舟 , 不进则退”的窘境 。
作为一个高度成熟 , 早已告别扩张期的行业 , 银行业的晋升通道相当狭窄 , 大多数员工不论有着怎样的教育背景 , 心怀何种雄图大志 , 都会像螺丝钉一样 , 被安排到腾挪空间极其有限的岗位上 。 在这种工作环境中 , 员工承担的KPI压力一点不小 , 但能够得到的锻炼却十分有限——在某种意义上 , 他们不过是高级一点的流水线工人 , 就算对眼前这道装配工序再熟悉 , 也很难将这种技能发挥到其他地方 。 银行固然可以向员工许诺一份终身的工作 , 但是 , 年轻人需要的 , 显然不仅是一个既定的未来 , 而更是充满不同可能性的未来 。
过去 ,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时 , 大多数人工作的核心意义都是养家糊口 , 在这种情况下 , 眼下有钱挣才是最重要的 , 人们没有太多余暇去考虑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 。 但在今天 , 年轻人不仅要考虑当下 , 也必须为将来早做打算 。
只有在开阔的原野上 , 幼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 一个行业如果想要吸纳新鲜血液 , 保持对优秀青年的吸引力 , 就必须要给年轻人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 同样是同侪竞争 , 有些领域的竞争能够让年轻人得到切实的成长 , 同时为社会创造额外的效益 , 也有一些领域的竞争 , 不过是同龄人之间互相倾轧 , 只为争抢一块已有的蛋糕 。 对今天的年轻人而言 , 前者才是更理想的工作状态 , 后者只不过是毫无意义的“内卷” 。
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