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岁月流金 坚守一线②|孙宏武:病人康复出院,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成就(附视频)( 二 )


本文图片

2003年初 , 孙宏武带领团队开展了市人民医院第一台慢性阑尾炎的腹腔镜微创手术 。 手术非常成功 , 因为创伤小 , 病人很快得以恢复 。 其后 , 技术越来越娴熟、团队配合越来越好 , 腹腔镜微创手术开始在医院乃至东莞铺开 。
他平均每天做2台手术 , 去年做了480台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 对于一位普外科医生来说 , 每天都在手术台前忙碌 , 是工作的常态 。 孙宏武告诉采访人员 , 他每年要主刀做400多台次手术 , 其中2019年就做了480台次 , “平均起来 , 每个月要做40台 , 每天2台 。 ”
此外 , 孙宏武还有专家门诊、查房、学术活动等 , 2018年 , 他主办和协办了5次学术会议 , 这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每次学术会议需要筹备1、2个月 , 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准备工作 。
【手术|岁月流金坚守一线②|孙宏武:病人康复出院,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成就(附视频)】执着的研究、探索 , 带来的是一项项手术的突破 。

手术|岁月流金  坚守一线②|孙宏武:病人康复出院,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成就(附视频)
本文图片

从最初较为简单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 到复杂的肝胆胰脾手术 , 孙宏武与团队攻克了很多手术难题 。 以复杂的肝脏手术为例 , 进出肝脏的有胆管、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共4套管道系统 , 医生需要掌握这些复杂的的解剖结构 , 具备传统手术的经验 , 拥有先进的设备仪器 , 也要熟悉腹腔镜技术 , 还有团队的配合默契 。 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好高难度的腹腔镜手术 。
目前 , 腹腔镜半肝切除 , 腹腔镜胆道镜两镜联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并一期缝合胆总管 , 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 , 在我科已成为常规手术 。
孙宏武还开展了腹腔镜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 “脾脏是人体的‘血库’ , 损伤后会导致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 手术风险很高 。 ”他介绍 , 患有乙肝、肝硬化的病人 , 出现脾肿大脾亢、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就需要手术治疗 。 此时病人本身肝功能障碍 , 凝血功能下降 , 手术创面大 , 容易渗血出血 , 所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 , 而在腹腔镜下完成这些手术更增加其风险和难度 。 往往需要具有经验丰富的肝胆专科医生进行手术 , 控制好手术创面 , 才能达到很好的手术效果 。
2008年 , 一名40多岁的外省男子来到医院 , 因为巨脾脾亢已经失去劳动能力 。 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 , 这名男子很快就痊愈了 , 重返工作岗位 , 甚至在肚子上也没有留下很大的切口 。
手术|岁月流金  坚守一线②|孙宏武:病人康复出院,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成就(附视频)
本文图片

这样一台手术 , 往往需要4-6个小时 。 通过肚子上2cm左右的一个小孔 , 孙宏武将消毒好的标本袋放入病人腹内 , 将巨大的脾脏一点点夹碎取出 , 取出的过程就需要半小时左右 , 但孙宏武认为这是值得的 , “传统手术在腹壁上开30cm左右的大口子 , 切断肌肉神经 , 对病人的身体造成很大损伤 。 微创就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 。 ”
越来越多的病人慕名而来 。 一次 , 一名50多岁的老年疝患者从外省赶来 。 此前 , 他接受了3次疝气手术 , 每次都在术后3-5月复发 , 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精神和身体压力 。 孙宏武为他细心诊治后 , 经过科室讨论 , 建议他做腹腔镜疝修复手术 。 “这就好比补车胎原理 , 之前的手术从外部修补 , 而腹腔镜手术则是从内部修复 。 ”从2012年手术至今 , 这位患者没有复发 。
做救火队 , 也做科学家
人民医院具有132年历史 , 经过一代又一代红楼人的努力和传承 , 医院有了更合理的人才梯队 , 孙宏武晚上的时间显得稍微“空闲”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