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艺术|有人说“汉服”来自“韩服”?你过来!( 二 )
《高丽史》记载 , 忠烈王在位时 , “令境内皆服上国衣冠 , 开剃” 。也就是说 , 发型、衣服都参考了当时元朝蒙古人的打扮 。本就存在各种形制笠帽的元朝官服自然也影响到了朝鲜半岛 。
到了高丽恭愍王六年(公元1357年) , 史书称 , 其文武百官着“黑衣青笠” 。这说明 , 笠帽这一形制已进入高丽官服体系 。
《国家宝藏》服饰顾问董进在接受中新网采访人员采访时就指出 , 由于当时的高丽奉蒙元正朔 , 笠帽也就出现在其官服之中 。这样的笠帽在以后的历史中逐渐发展成今天朝韩影视剧中的古装黑色大帽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韩国历史剧《六龙飞天》剧照 , 该剧以高丽王朝末、李氏朝鲜建国为历史背景 。
元明易代时服饰的变与不变
高丽恭愍王十六年(公元1367年) , 高丽颁布了各级官员所戴笠帽颜色和帽顶珠宝的详细规定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一年是元至正二十七年 , 此时中国正值元末 。次年 , 公元1368年 , 朱元璋称帝 , 改元洪武 , 攻占大都(今北京) , 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基本结束 。
在明朝崛起的大背景下 , 高丽恭愍王关于官员服饰的新规定 , 其实是在大臣要求下采取的“复古措施” , 其中已有弱化蒙元影响的明显倾向 。
只是从今天的角度看 , 此次“复古”并不彻底:虽然从恭愍王起 , 高丽官员重新蓄发 , 但官服中还是留下了蒙元痕迹 。
很明显的一点就是 , 当时的笠帽顶上要配饰珠宝 , 这显然是历史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风俗的延续 。
元明易代 , 中国官服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 , 曾力图消除元代蒙古服制的影响 , “悉命复衣冠如唐制” 。
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看 , 这一要求未能得到真正贯彻 。不仅明朝官服发展出具有其特色的“补子” , 前朝的一些服饰特征也难以全部清除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代《三才图会》中的大帽 。
以大帽为例 , 这类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在明代万历年间成书的《三才图会》中依旧有体现 。
董进告诉采访人员 , 虽然明初也有官员戴大帽 , 但后来主要成为监生、举人等标志身份的装束;此外 , 大帽因其使用功能也用于骑马、出行 。而明代帽顶配饰的使用范围 , 较之元代越来越小;下方的帽珠则在明英宗时被完全取消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故宫博物院藏《朱瞻基行乐图》 , 画正中为朱瞻基 。画作描绘明宣宗朱瞻基便服簷帽在御园观赏各种体育竞技表演的场面 。故宫博物院官网截图
“袭大明衣冠”与大明的态度
元顺帝北遁后 , 明朝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增大 。
明朝对朝鲜半岛的赐服也始于此时 。大明立国之初 , 朱元璋即以冠服、祭服、文绮纱罗、锦绣绒绮等物赐之 。在当时的宗藩体系之下 , 赐服是两国外交活动中的重要项目 。
而此后取代高丽、建立李氏朝鲜的李成桂 , 更是提出了在朝鲜“袭大明衣冠 , 禁胡服”的口号 。
这些做法无疑对朝鲜半岛冠服演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韩国历史剧《大长今》剧照 , 其故事背景为李氏朝鲜时期 。
不过 , 在历史上 , 朱元璋对于朝鲜半岛的此项提议似乎并不热心 。
推荐阅读
- 双11|“双11”又让世界“惊掉下巴”(国际论道)
- 巴赫|日首相菅义伟会晤国际奥委会主席 决心2021年办奥运
- 国际|墨西哥举行国际热气球节
- 艺术|废弃仓库改造的艺术殿堂!
- 新冠肺炎_国际|福奇开始夸拜登:如果他开始权力交接,疫情应对工作将会做得“更好”
- 新冠肺炎_国际|黎巴嫩:“封城”期间实施车辆单双号限行
- 国际局势,新冠肺炎_国际|第37届东盟峰会闭幕 强调携手应对疫情
- 国际局势|马娅·桑杜在摩尔多瓦第二轮总统选举中领先
- 国际局势|阿根廷确诊超131万,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谈判官员检测呈阳性
- 巴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抵达日本 将于16日上午与菅义伟进行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