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青结!” 小霸王被申请破产

原始标题:“爷青结!” 小霸王被申请破产 , 曾公布500亿上市计划自救 , 最终回天乏术“爷青结!” 小霸王被申请破产
近日 , 小霸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 , 申请人为殷小云 , 案号为(2020)粤 20 破申 131 号 , 同时 , 法定代表人冯宝伦已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人员 , 限制消费令由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下发 。今年1月7日 , 益华百货的老板陈健仁卸任小霸王文化董事长 , 由冯宝伦接任 。 企查查显示 , 小霸王文化自今年3月开始 , 陆续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 至9月9日 , 共计有29条被执行人记录 , 执行法院均为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 , 金额合计1824.8万元 。 与此同时 , 自2019年起 , 小霸王文化已牵涉多达98起司法案件 , 其中 , 涉及多起股权投资款的纠纷 。据《新京报》报道 , 2016 年 , “国民游戏机”小霸王曾提出上市计划和 “超 500 亿 VR 产业新霸主”的目标 , 但最终未能如愿 。 有业内人士透露 , 小霸王项目投资出现问题 , 亏了两三个亿 。“爷青结!” 小霸王被申请破产
1983 年 , 任天堂第一台红白 FC 诞生 , 魂斗罗、超级玛丽等游戏风靡全球 。 1987年 , 小霸王诞生 , 前身是中山日华电子厂 。 上世纪90年代初 , 小霸王推出了一款带计算机键盘和卡带的“学习机” , 可连接电视为显示屏 , 操作多款主机游戏 。 在电子娱乐开始流行 , 任天堂FC游戏机昂贵且购买渠道少的年代 , 小霸王借助价格优势 , 以学习机之名走上了游戏机的道路 , 迅速火遍全国 。 巅峰时候 , 小霸王一度占据着中国游戏市场 80% 的份额 。 “你拍一 , 我拍一 , 小霸王出了学习机”的《拍手歌》在当时家喻户晓 。 成龙给小霸王代言的广告里 , “望子成龙小霸王”的广告词也让人印象深刻 。“爷青结!” 小霸王被申请破产
段永平28岁缔造小霸王 , 出走后公司由盛转衰1989年3月 , 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毕业的段永平来到中山市怡华集团旗下日化电子厂担任厂长 , 当时该厂是一个亏损额为200万元左右的小企业 。 1992年 , 段永平主导开发学习机 , 企业更名为中山市小霸王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小霸王游戏机的成功让这家亏损 200 万的厂扭亏为盈 , 到 95 年产值达到 10 亿元 。随着小霸王的生意越来越火 , 段永平和公司高层之间出现经营理念的不合 。 中山怡华集团抽走小霸王的盈利用于其他地方 , 导致了双方矛盾的加剧 。 段永平离开后 , 小霸王开发部的“四大天王”、总经理助理、外销部长、内销部长、工程部长、生产部长、供应部长、仓储部长等中高层几乎全部抽空 。1995 年 , 段永平离开小霸王之后 , 在东莞成立了步步高 。 跟着他一起出来创业的 , 有后来 OPPO 的创始人陈明永、vivo 创始人沈炜 , 以及步步高现在的 CEO 金志江 。 后来 , 步步高根据业务的不同分拆了不同的公司 , 其中的两家之后演化出如今的 OPPO 和 vivo 。值得一提的是 , 除了早期的几位徒弟之外 , 段永平还发现了一个年轻人——拼多多创始人黄铮 。 2006 年 , 段永平花 400 万人民币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 就带上了黄铮 。 黄铮创立拼多多时也得到了段永平的投资 , 他曾表示:" 老段给我的影响非常大 , 我是他下一代的四徒弟 。 "“爷青结!” 小霸王被申请破产
小霸王转行家电行业 , 名牌效应反响平平段永平出走后 , 为求自保 , 公司开始架构改革和多元化转型 , 拆分为若干子公司 , 随后还逐步撤出在子公司中的股权 , 仅保留对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管理 。 据不完全统计 , 获得小霸王官方认可并冠名“小霸王”品牌的公司多达14个 , 不同公司的股权架构基本失去了关联性 , 业务范围也有所区别 。 如网络科技公司主营学生电脑、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生活电器公司主营抽油烟机、燃气灶、消毒碗柜、电热水器等;卫厨电器公司主营电磁炉、电压力锅、电饭锅、电热水壶等;数码公司主营手机、穿戴产品、移动电源等 。“段永平走后 , 小霸王进行多元化发展并无可厚非 , 不过这其中也有依靠品牌吃老本的可能 。 ”一位长期居住在广东的家电业人士表示 , 在广东地区也几乎没见过小霸王相关家电产品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 , 一位小霸王老员工透露:“小霸王现在有些东西不是自己做的 , 给承包了 。 比如你给我八十万(品牌费) , 我这个牌子就给你做了 。 (小霸王)不参与(业务)管理 , 只是一个品牌的管理商” 。小霸王俨然已成为品牌“包租公” , 但对产品质量却控制有限 , 这又使得小霸王的品牌形象遭遇恶化、市场竞争力逐步下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