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养成|从《我不是药神》到《缄默的真相》, 演员谭卓一直是个完美主义者( 三 )


宠物养成|从《我不是药神》到《缄默的真相》, 演员谭卓一直是个完美主义者
本文插图

演员的美是非常立体的
谭卓以为演员无论扮成什么样 , 都会有一种美感 , 这种美感不是停留在化妆层面的狭隘认知 , 也不是一张干净漂亮的脸蛋 , 或其他非常具象的存在 。 哪怕是《暴裂无声》和《误杀》里“扮丑”的样子容貌 , 她也觉得特别好看 。
美是非常立体的 , 一方面来自演员自己通过外表所流露的内心之美 , 另外一方面是角色的美 , 两者共同组成完整的美感 。
在待播剧《危机先生》中 , 谭卓饰演的女律师袁未鲜亮优雅 , 她和主创们一起 , 依据人物线索去塑造她 。 开机前 , 谭卓特意找到着名律所的好朋友 , 去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 , 她不但愿在这类职业化的领域里 , 老是呈现一种“僵化思维模式的形象” 。
律师并非时刻严厉 , 经由观察 , 她发现真实生活里面 , 这一领域有许多有趣的人:“男生洒脱 , 风度翩翩;女生干练 , 风情万种 , 画着红唇 , 戴金丝框眼镜 , 穿短裙 , 留长发 。 ”
谭卓但愿在作品里还原生活中真实而有特色的人物 , 好比近期上映的片子《一点就到家》 , 谭卓扮演一位霸道总裁 , 是资本的代表 。 这个似曾相识的故事主体经导演许宏宇之手 , 变得不落俗套 , 在温情轻快的同时 , 又不乏深刻 。 “我喜欢这样的题材 , 喜欢有温度的人 , 喜欢这样丰硕有趣的展现方式 。 我觉得在表现苦难的时候 , 不应该只有沉重 , 由于我们的人生品格也是非常多面的 。 ”
谭卓但愿接到更多有意思的女性角色 , 尤其是独立女性以及更有女性气力的人物 。 她觉得“不应该把中国女性描写得那么落后” , 作品应该更多地展现女性的多面性 , 而不只是描写妇人、妊妇 , 或者失恋的小女孩 。
宠物养成|从《我不是药神》到《缄默的真相》, 演员谭卓一直是个完美主义者
本文插图

通过造型、表演、细节来展现角色
怀抱这样的愿望 , 谭卓与“李静”再次相遇 。
她睿智冷静 , 是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之一 , 在团队配合的过程中 , 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 喜欢玩“杀人”游戏的谭卓 , 在《缄默的真相》里过了把悬疑瘾 , 预测和推理你来我往 , 拥抱寻找真相的快感 。
有别于《东风陶醉的夜晚》里的同名角色 , 这个李静洋溢着女性魅力 , 独揽同学和老师的爱慕 。 人物内心的把控首先以剧本为基础 , 伴随阅读 , 李静的自我逐渐浮现 , 跟着性格和形象趋向清楚 , 谭卓摸到了演绎的方向 。
宠物养成|从《我不是药神》到《缄默的真相》, 演员谭卓一直是个完美主义者
本文插图

《东风陶醉的夜晚》剧照 /豆瓣
在塑造角色时 , 谭卓会根据其家庭环境、文化程度、所处的时代背景甚至经济收入 , 层层递进 , 朝人物灵魂深处掘进 。 李静登场的每一个场景 , 都是她真实的自己 。
找江阳查案时 , 李静刚刚大学毕业 , 处在青涩和成熟的过渡期 , 脚下的白色粗跟凉拖 , 既点明时代 , 又有女性化韵味 , 通过造型、表演和细节 , “来帮大家展现这个人是谁” 。
演员的职责是尊重人物、还原生活 , 而不只是用一个固有的模式把角色像捏泥人一样捏出来 。 谭卓曾在北京大学学习西方哲学 , 起因是她一直在思索和探究这个议题 。 “但我也不是个好学生 , 还在留级 , 其实是因为拍戏没有时间 , 也不是个合格的学生 。 ”她创作过一些架上艺术作品 , 影像和装置也有涉猎 。
这些兴趣并不是为了帮她出戏:“不是很难走出来 , 我觉得是比较天然的 , 在我身上甚至没有一个关于这种题目的思索 , 说我预备入戏、我该如何出戏 , 在我身上不存在 。 ”演员是职业化的 , 要开始做这个事情 , 天然会预备好去进入 。
命运难以捉摸 , 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 是谭卓给自己最好的交代 。
《我不是药神》的摄影师王博学 , 是谭卓和陈奕甫的挚友 , 王博学去《缄默的真相》探班后说 , 不能惯着导演要多少给多少 , 那样会让他眼花缭乱 , 而且变得贪婪 。 可谭卓由衷喜欢和赏识陈奕甫 , 她觉得大家是很对的人 , 谭卓愿意给他更多 。
她典型的溺爱始于娄烨 , 此后多次合作的艺术家杨福东 , 也享受过这种优待 。 有时拍到很晚 , 杨福东会关心谭卓是否太辛劳 , 而她却说:“我觉得开心就好 , 对我喜欢的人 , 我就会特别愿意给予 。 ”
宠物养成|从《我不是药神》到《缄默的真相》, 演员谭卓一直是个完美主义者
本文插图
【宠物养成|从《我不是药神》到《缄默的真相》, 演员谭卓一直是个完美主义者】

?作者 | 姜涵育
_本文原题——演员谭卓:拍戏就是一群人搭屋子
首发于《新周刊》574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