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网贷平台再上风口浪尖九成平台不达10亿元门槛


IT时报|网贷平台再上风口浪尖九成平台不达10亿元门槛
本文插图
图源/Pixabay
30秒快读
1
网贷监管借鉴网约车平台 , 限制跨区域运营 , 即便只做本地贷款业务 , 也有10亿元实缴资本的门槛 , 目前九成网贷平台都达不到这个门槛 。
2
此外 , 联合放贷被限杠杆 , 没有贷款合同等坎横在网贷平台面前 , 连蚂蚁、京东、微信等互联网系的小贷平台都会受到冲击 。 专家预计 , 至少50%的网络小贷企业会在三年过渡期后退出这个市场 。
网贷江湖再起波澜 。 11月2日 , 央行、银保监会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 其中对跨省业务、对外融资、贷款金额、联合放贷出资比例和控股股东及注册资本五个方面做出限制 。
一切似有预兆 。 今年8月份 , 最高院对民间借贷利率红线从原先的36%下降至至4倍LPR一年期利率 。 根据10月20日央行披露的LPR一年期数据3.85%计算 , 目前非金融机构的利率利率红线是15.4% 。 彼时《IT时报》曾报道 , 网络小贷企业可能受到波及 , 清退潮或不可避免 。
如今 , 五重枷锁下 , 网络小贷公司首度被纳入监管范畴 。 一切浮华被画下休止符 , 而一度泛滥的“分期贷”“信用贷”乱象或将慢慢消失 。
01
10亿元门槛 , 九成网贷平台不合规
大众对于网络小贷的直观体验 , 或许反映在借呗、微粒贷、京东金条等这些互联网巨头近几年推出新业务上 。 但实际上 , 网络小贷平台近几年有泛滥趋势 , “被网贷”的投诉也层出不穷:“**金服 , 强制下款”“**教育 , 诱导我用高额利息贷了学费”“手机丢失 , 骗子用我的信息贷款数万”……
业内基本共识是 , 一旦《办法》正式实施 , 网络小贷业务将迎来一轮较大的调整 , 而通过网络小贷业务扩张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将受到明显冲击 , 因为 , 即便是大公司 , 也并不一定符合《办法》的要求 。
企查查上查询可知 , 借呗、微粒贷、京东金条这几个互联网小贷对应的公司分别是蚂蚁商诚小贷、微众银行、重庆两江新区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 注册资本分别为40亿、42亿、16亿 , 落户于重庆、深圳 。
IT时报|网贷平台再上风口浪尖九成平台不达10亿元门槛
本文插图
IT时报|网贷平台再上风口浪尖九成平台不达10亿元门槛
本文插图
IT时报|网贷平台再上风口浪尖九成平台不达10亿元门槛
本文插图
借呗、微粒贷、京东金条对应的公司 图源/企查查
另一家落户重庆的还有小米系小贷公司 , 其注册资本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0亿元) 。
尽管魔都市民可以轻松在借呗、小米贷款上贷到款 , 但如果按照《办法》 , 这两家公司并不具备跨省展业的资质 。 《办法》给出跨省业务的注册资金门槛为50亿元 。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看来:“当下市场中 , 整个小贷行业超过50亿注册实缴资本的公司仅有5家 。 ”
跨省运作 , 意味着规模带来收益的野望 。 但《办法》要求 , 50亿元是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
即使退而求其次 , 只做区域化业务 , 《办法》也给出了10亿元注册、实缴资本的要求 。 “门槛比较高 。 ”黄大智说 。
按照2008年出台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 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全部为实缴货币资本 ,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元 , 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0万元 。 东北证券一份研报显示 , 截至2019年12月末 , 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法人机构9074家 , 全行业实收资本9478亿元 , 贷款余额10043亿元 。
但小额贷款公司一旦触网 , 门槛被大大提高 。
企查查给出的数据显示 , 正常运作的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有300多家 , 其中注册资本不少于10亿元的不到20家 , 意味着九成网络小贷企业仍未能符合监管要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