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上周,工程学会的路线图说的是2035年全面混动( 二 )


因此 , 在《路线图2.0》中 , 全面混动化是逐渐实现的 , 即传统汽车要向节能化发展 , 节能汽车向混动化发展 。 以2025、2030、2035年三个时间点 , 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传统车销量的比例分别为50%以上、75%以上、100% 。
至2035年 , 所有节能车 , 将升级为混合动力车型 , 届时市场将只剩混合动力与新能源汽车两种车型 , 且各占50%市场份额 。
以这几年比较热门的技术解决方案48V混动系统为例 , 这一技术升级逻辑更佳清晰 。
混合动力汽车|上周,工程学会的路线图说的是2035年全面混动
本文插图

48V混动系统 , 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混合动力 , 它只是在传统燃油车12V系统的基础上 , 增加了一套独立的48V锂电系统 , 该系统只对发动机启停、起步、刹车等工况进行优化 。 整套系统硬件成本增加5% , 却能带来10%-15%燃油效率提升 , 受到各大车企青睐 。

目前搭载48V混动系统的汽车归属于节能型汽车 , 但并不计算在混合动力车型内 。 崔东树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 , 48V混动系统的节油效果并不能满足《路线图2.0》中2035年的乘用车油耗要求 , 因此 , 2035年前 , 已属于节能车48V车型 , 必须搭载真正意义上的混合动力系统 , 才能满足新的油耗法规 。
当然 , 也可能会有燃油车型继续生产 , 只是高额罚款会使其市场性价比大打折扣 。 因此 , 全面混动并不是“禁燃” , 而是逐渐提高的油耗法规会在市场效应下 , 使得传统燃油车逐渐被混合动力及新能源车型替代 。
全面混动是否过于激进?
理论上 , 随着油耗法规的趋严 , 2035年全面混动是可能实现的 , 《路线图2.0》也给出了明确的油耗降低规划 。
在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时间点上 , 我国汽车的年产销分别为3200万辆、3800万辆、4000万辆 。 同时 , 乘用车(含新能源)新车平均油耗分别降至4.6L/100km、3.2L/100km、2.0L/100km 。
其中传统能源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分别降至5.6L/100km、4.8L/100km、4.0L/100km;混合动力车型为5.3L/100km、4.5L/100km、4.0L/100km 。 两者在2035年实现统一 , 也意味着传统燃油车全面混动化 。
另外 , 至2035年 , 载货汽车油耗较2019年水平降低15%-20% , 客车油耗较2019年水平降低20%-25% 。

《路线图2.0》代表了大部分业内人士对产业发展的愿景和预期 , 然而 , 在长达15年的实际产业发展中 , 市场是否会按照《路线图2.0》所描述的那样 , 则要打一个问号 。
崔东树就明确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 , “路线图是路线图 , 实际发展是实际发展 , 2035年的混动目标其实是相对激进的 。 ”崔东树指出“通常的油耗考核都是考核汽车生产商的平均油耗 , 很难直接考核到传统车油耗 , 这意味着企业如何达到平均油耗是无法直接掌控的 。 ”
崔东树还以欧美车企为例 , “目前欧美企业并没有将混合动力当作传统车主要升级方向 , 他们更倾向直接发展新能源车 , 至于传统车则主要对发动机进行节能升级 。 这样 , 即便欧美车企的传统车无法达到2035年的油耗要求 , 但在大量新能源车的低油耗拉动下 , 企业平均油耗依然能满足要求 。 ”
目前来看 , 也确实没有一条明确的政策法规 , 可以来强制约束企业的技术方向 , 即便是取代补贴刺激的双积分政策 , 也只是在强调新能源车型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 。
混合动力汽车|上周,工程学会的路线图说的是2035年全面混动
本文插图


具体在传统混动方面 , 日系颇有经验 , 具有先发优势 , 丰田普锐斯等车型也得到了市场认可 。 不过 , 在许海东看来 , 中国车企也有自身优势:一方面 , 车企本身拥有一定的技术储备 , 还可以围绕关键技术攻坚克难;另一方面 , 伴随产品上量的规模效应 , 可以降低技术应用成本 , 赢得广大市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