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片|“薯片检出致癌物”惹争议,到底背后真相如何?( 三 )


丙烯酰胺进入体内后 , 会在体内与DNA上的鸟嘌呤结合形成加合物 , 导致基因突变等遗传物质损伤 。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 , 目前由于难以统计丙烯酰胺要到哪一个浓度才会致癌 , 所以难以订立安全标准 。
其次 , 丙烯酰胺可能有损神经系统、婴儿早期发育和男性生殖健康 。 某些特殊职业人群可能因为大剂量的摄入而造成神经损伤或其他健康损害 , 但对一般人而言靠日常饮食摄入是无法达到这么大的剂量的 。
四、国产薯片价格更低
在同类型薯片中 , 每100克国产薯片均价约为进口薯片的一半 。
薯片|“薯片检出致癌物”惹争议,到底背后真相如何?
本文插图

(四)消费提示
1. 薯片“高脂”、“高钠”、“高能量” 。
15款薯片样品有13款“高脂” , 4款“高钠”(高盐) , 能量均值为514kcal/100g , 每摄入100g薯片 , 约慢跑72分钟才能消耗 。 长期摄入高盐高脂食物会增加肥胖、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 。
2. 薯片属于“红灯小食” , 儿童青少年少吃为好 。
参照《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 , 应少吃高盐高脂肪零食 , 薯片应限量食用 。 同时 , 香港《学生小食营养指引》根据小食营养价值对健康构成的影响分为三个类别 , 并利用“红黄绿灯”的颜色代表 。 在本次比较试验中 , 薯片普遍“高脂”和(或)“高钠” , 属于红灯小食 , 应少吃为好 , 以免影响健康 。
3. 阅读营养标签时要注意 。
购买薯片时 , 营养成分标签上标注的是每份食用量(如30g/份)或每100g的营养素含量(如能量、脂肪、钠等) , 不代表一整包薯片的营养素含量 。
4. 焙烤型薯片未必比油炸型薯片更健康 。
国产焙烤型薯片钠平均含量(557mg/100g)约为国产油炸型薯片(363mg/100g)1.5倍 , 焙烤型薯片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高于油炸型薯片 。 应减少摄入薯片等煎、炸、焙烤食物 , 平衡膳食 , 少油少盐 , 保持多样化的饮食习惯 。
薯片|“薯片检出致癌物”惹争议,到底背后真相如何?
本文插图

信息来源: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南方日报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