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尼采:道德是低等群体阻碍高等人的虚构事物,我们都被道德绑架了( 二 )
且不论其言论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 , 先想想在现实中 , 依靠道德我们战胜过什么邪恶?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 “圣人之道 , 为不争 。 ”
老子又说 , “言有综 , 事有君 。 ”还说过“大方无隅 , 大器晚成 , 大音希声 , 大象无形 。 ”其所言道德 , 与尼采所指相较而言 , 更为宏观宽泛 , 更在有无之间 , 需要个人有所经历领悟之后才会明白这些言论的精髓 。
老子所言 , 并未去评论任何人性 , 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告诉所有人 , 人行走在世上 , 要想安稳、功成、济世行善或成为君子圣人 , 乃至一般的规避人性风险 , 都可以从言、心、性、德上遵循一定的规范达到一定的水准 , 从而趋利避害 , 成仁成事成一生大业 。
本文插图
所以读老子的道德经 , 可以正向牵引出一个人的精神正能量 , 同时也能使人辩证思考 , 多番权衡利弊 , 成为在思想上较为全面 , 境界上比较开阔的 , 有认知能力的“人” 。
回过头来再看尼采对道德的鉴证 , 是不是有一种高知与偏颇感?
首先 , 尼采作为哲学家、思想家 , 已属思考和思想有所境界者 , 很大程度上已经跳出了俗世生活的思考框架 。 但是对于人的划分 , 却仍然以“高低等”论 。
或许这与其所处的时代大背景有关 , 或许就是尼采本身的偏见 , 知识精英鄙夷劳动群众是历来都公认存在的事实 。
所谓低等 , 低在何处?所谓高等 , 又高在哪里?
本文插图
放眼人类历史长河中 , 若以贡献大小和价值大小而言 , 似乎可以区分得非常清晰 , 但若以生物、生命、存在、天赋等哲学和社会标准来判断的话 , 无人高低 , 众生平等 , 佛是已醒人 , 人是未醒佛 。
人佛一体 , 何来高下区分?
尼采作为社会知识精英 , 其环境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方式 。
知识精英真不是讽刺人的词汇 , 而是的确有些人大脑天生聪颖 , 理解能力和行动力就是比其他人更高效 , 这就涉及到生物体天然优劣问题 。
此处我们不讨论生物优劣性 , 仅就人与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来阐述 。
【心理学|尼采:道德是低等群体阻碍高等人的虚构事物,我们都被道德绑架了】以尼采看待问题的高度 , 他真正想表达的 , 其实是“高等人”愿意遵循法律不服从道德 , 而“低等人”不懂法律 , 却往往被社会流传的并未规则分明的各类传统“价值观”、“道德观”所束缚 , 从而对社会与他人没有清晰明确的认知 。
本文插图
“低等人”没有条分缕析的思辨能力 , 看不透事情的本质 。
所以 , 尼采说得没错 。 从人的认知能力上来讲 , 的确存在高下之分 。
道德观念(没有形成现实尺度和标准)能够约束低层次人群;高层次人虽不谈道德 , 行事也不受道德限制 , 他的成功也与道德无关 , 但他们普遍知道什么不能碰触 , 什么是必须遵守的 。
也就是说 , 在一些事情上懂的人自然懂 , 不懂就是学也不甚懂 。 道德和法律都是保护弱者的 , 道德与法律秩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既是对弱者的保护 , 同时也是对强者的限制 。
本文插图
尼采的思想 , 是非常精彩的 。 虽然某些地方你会觉得他有所偏激 , 但人生何处又翩然?
多一些对社会尖锐和深刻的理解 , 就会多一点对自己的全面认知与保护 。
所以 , 宁愿做一个思维认知上有高度的人 , 去以法律和思维逻辑为准绳理解与应对社会 , 也不要做一个平淡无味 , 忠于某种氛围某些观念的庸常之人——这应该才是哲学家对世人最好的提醒 。
推荐阅读
- 正威国际|年入7000亿,老板:低调!在豪宅里读道德经,企业干到世界第一
- |18岁小伙约47岁大姐谈人生,女子中途溜走,男子:你有点职业道德好不好
- 心理学|心理咨询为何要收费?我对来访者的忠告
- 董方卓|行为心理学:一个女人要是长期没男人,有3个特征尤为明显
- 笑里藏刀|职场故事——笑里藏刀之人有多可怕?令心理学硕士情绪崩溃
- 心理学|职场中实用和常用的九大心理学效应,了解一下!
- 美国|道德评价崩了!民调显示:绝大部分美国人认为议员、媒体不诚实
- 纹眉|心理学:如何将恐惧情绪转化为积极上进的正能量?
- |职场心理学:实习生应不应该帮老板拿外卖
- |在职场与小人斗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