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专业再造:滁州学院第二次转型
_原题为 专业再造:滁州学院第二次转型
一所地方高校的第二次转型
——滁州学院专业再造记
■教改先锋重大典型报道
“地方性”和“应用型” , 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两大法宝 。 经过十余年转型发展 , 许多新建本科高校跳出了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老路 , 却似乎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难逃应用型的千校一面 。
一些学者将之归结为这些高校的师范基因 。 师范院校专业设置基本是“中学一门课、大学一个系”,转型之初大家都是按“系科+工程”的思路 , 比如生物系转为食品工程、化学系转为化学工程 , 转着转着 , 这些“后师范专业”又开始大体相似起来 。
怎么办?滁州学院党委书记陈润介绍 , 该校以信息化为突破口 , 对“后师范专业”进行专业再造 , 尤其通过构建“信息化+”模式对理工类专业成功改造 , 探索走出了一条专业发展的新路子 , 促进了学校第二次转型 。
“环滁皆山”
滁州学院的前身是滁州师专 。 2004年升本后他们发现 , 培养中小学教师这条老路是走不下去了 。
彼时 , 滁州学院所在的安徽省 , 师范生培养已严重饱和:全省每年170多万名毕业生中有几十万名是师范生 , 而每年上岗的新教师不到一万人 。
像地理这样的专业更为尴尬 。 因为那些年高考不考 , 农村中学基本不进地理专业教师 。 地理专业出身的滁州学院校长郑朝贵对此深有感触:“你培养的人吃不上饭了 , 像小岗村一样只好想别的法子 , 地理和计算机的结合就是这样来的 。 ”
2008年 , 滁州学院从南京师范大学引进了第一位博士毕业生王春 。 王春的到来不仅提高了学校教师的学历水平 , 也带来了新的专业再造理念:与南师大错位发展 , 在人文地理、旅游地理之外 , 大力发展信息地理的应用研究 。
“南师大地理学是全国一流学科 ,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A 。 但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侧重理论研究 , 滁州学院地信学院侧重应用研究 , 我们已经形成相互支撑的合作关系 。 ”已是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院长的王春告诉采访人员 , 为了帮助地信学院的专业建设 , 学校聘请了南师大教授闾国年和汤国安为客座教授 。 今年8月底 , 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贺德刚等3位教授还来学校参观交流 。
地理与计算机的碰撞在专业建设上产生了耀眼的火花 。 2017年以来 , 地信学院获批地理学安徽省“双一流”国内一流学科(B类)和安徽省高峰学科 , 安徽省实景地理环境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地理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重点实验室 。 目前 , 地理学一级学科拥有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地理科学、导航工程、无人机工程等专业 , 地理信息科学已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首批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不仅如此 , 在实景地理环境的建设与应用、测绘无人机集成制造与信息化测绘服务、地理信息服务智云平台三大领域 , 地信学院处于“省内领先 , 国内一流”水平 。 2017—2019年累计签约产学研项目近3亿元 , 已完成任务1.5亿元 , 已到账经费7000余万元 , 为金寨、岳西等贫困县创收直接脱贫资金200多亿元 , 有力支持了安徽省脱贫工作 , 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赞许 。
承接金寨县项目实际上是临危受命 。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 , 此前已通过招投标的12家专业测绘公司 , 或感觉工序繁多不合算 , 或质量达不到要求 , 先后退出 。 2017年3月地信学院接手后 , 近400名师生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 , 翻山越岭 , 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技术优势 , 帮助金寨县如期完成了2.4万亩农村宅基地腾退整治复垦项目区的测绘制图及报批验收工作 。 一炮打响之后 , 岳西、潜山、太湖、利辛等4个贫困县慕名而来 。
环滁皆山也 。 滁州学院地信学院之所以“蔚然深秀” , 靠的就是这种技术过硬和踏实肯干 。 2019年 , 他们又将技术服务延伸到生态修复工程、智慧城市建设、农业保险评估、实景地理环境、多规合一等领域 , 推动和建设皖东地理信息产业园 。
“野渡无人”
经过多年探索 , 2016年 , 滁州学院在“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基础上 , 增加了“信息化、开放式”6个字 。
滁州西涧 , 唐代诗人韦应物曾留下“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千古名句 。 在滁州学院这样的地方高校 , 把信息化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 , 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胆识 , 更需要人才的支撑 。 否则 , 找不到学科专业和信息化的结合点 , 只能任由其“舟自横”了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是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近年新设的本科专业 。 团队负责人、80后的年轻教授陈冬花向天要资源 , 把事业从国产卫星应用转移到人才培养上 。
陈冬花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 , 2008年北师大博士毕业后回到新疆基层一线 , 在国产遥感卫星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 2017年选择到滁州学院工作后 , 陈冬花希望能培养更多的年轻人:“这些年国家发射了多颗遥感卫星 , 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数据 , 让国产遥感卫星数据更多更好地为区域和行业发展出力 , 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 ”
遥感图像分析也是一个体力活 。 一幅遥感图像里包含了很多数据信息 , 如森林面积、树木生长量等 , 经过图像预处理、信息反演等复杂过程 , 才能一步步将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 。 曾有一名研究生 , 跟着陈冬花工作一周后 , 就因为工作量太大而选择离开 。 如何更快地从遥感图像中获取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信息 , 便是陈冬花团队的研究重点之一 。
推荐阅读
- 华为|华为路由专业品质打造智慧体验 做最懂你的生活帮手
- A-level|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录取率高的专业有哪些?
- 专业|郭敬明“不专业”给了王楚然S卡,谁注意赵薇的反应,姜还是老的辣
- 每日娱乐期待关注|张杰唱歌忘词被质疑不专业,十字霸气回复被众人点赞还被夸高情商
- 目击者|专业策划盗窃案!德国一海关办公室被偷走650万欧元
- 直播|“千年商都”升级迫在眉睫:600多家专业市场如何转型
- 考试|江苏2021年高考报名开始,艺体类考生须一并填报专业考信息
- 武昌理工学院|武昌理工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很“抢手”
- 人工智能|北京人工智能专业可以评职称了
- 九驾旧闻|亲妈李小婉、干妈李少红,放弃金融专业、林申入娱乐圈20年才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