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考船访谈录
【编者按】中山大学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 , 以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 , 着力建设高水平海洋学科群 , 打造高水平海洋科研平台 , 积极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
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水平海洋科研平台建设 , 近期推出“科考船访谈录”栏目 , 敬请垂注 。
为了响应国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 , 我校充分发挥位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域优势 , 发展多学科交叉平台 , 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学科群” 。 大气科学学院作为海洋学科群的重要成员之一 , 积极响应学校号召 , 努力为国家培养海洋高端人才做出贡献 。
学校的南海科考活动在大气科学的学科建设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大气科学学院参与南海科考的任务是什么?未来大气科学学院的发展方向有什么侧重点?带着这些问题 , 采访人员专访了学院副院长黎伟标教授、副院长杭建教授以及学院于卫东教授 。
本期访谈嘉宾简介:
黎伟标 , 现为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2013-2017年教育部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广东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 。 目前主要从事热带气象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区域极端天气和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本文插图
于卫东教授近照(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于卫东 , 现为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为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季风气候动力学、极端气候事件等 , 推动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发展和相关气候研究 , 担任政府间海委会(IOC)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框架下海洋气候观测专家组(OOPC)委员(2015-2019)和联合主席(2020-)、印度洋专家组(IOP)委员(2007-2009)和联合主席(2010-2013)、热带太平洋观测系统2020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2015-2018)和联合主席(2019-)、全球海洋观测大会(OceanObs"19)发起委员会联合主席等 。
本文插图
杭建 , 现为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 “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近8年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长期从事城市和建筑气象研究 , 包括城市湍流-通风-空气污染物扩散及其人群暴露、城市热环境与能量平衡、建筑通风和室内飞沫扩散等 。
采访人员: 学校南海科考活动在大气科学的学科建设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黎伟标: 自2016年中山大学首次组织南海综合科学考察以来 , 学院先后多次积极参与夏季和冬季南海科考航次 , 其中包括由学院时任党总支书记杨建林和时任院长助理王宝民带队的2016年夏季首航 , 围绕着南海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自然灾害以及海洋大气气溶胶成分及其气候效应等科学问题 , 对南海大气环流场、南海大气边界层、南海大气气溶胶及其前体物进行在线高时间分辨率的精细测量 。
相比于陆地大气的测量 , 南海海域大气的测量更具有挑战性 , 而科考船的建设提供了大气观测在南海海域的海洋测量平台 , 从而使海洋气象数据的获取不仅仅局限于卫星遥感 , 增加了更为客观的直接观测手段 。 此外 , 海洋科考航测还克服了由卫星数据带来有限时间、空间分辨率的局限 , 由此得到的更为精细化的观测数据 , 有利于提高数值预报的准确性 。 因此 , 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的建设对大气科学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获得的珍贵航基数据使大气领域研究者对南海大气环境状况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 了解了南海观测区域大气环流调整的剖面结构 , 南海海域海洋大气边界层的发展规律 , 南海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状况 , 大气气态污染物及气溶胶的形成机理及来源 。 航测获得的关键参数 , 对提高数值预报的准确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 提升了南海周边地区气象灾害(如台风)的防范能力 , 保障了南海海域船只的安全航行 。 此外 , 在长期预报如气候模式上 , 加深了对海气相互作用、气溶胶气候效应的认识 , 有助于对全球气候变化等科学问题的解答 。
推荐阅读
- 青年|平安人寿河北分公司第二届优才故事大赛落幕
- 青年|一起教育递交招股书:前三季度净收入超8亿元 同比增277.5%
- 青年|让汽车行业人才开启“小家”梦
- 青年|他一年出差200多天,平均一天卖出两架飞机,退休获得72亿美元礼物
- 北京青年报|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怎么办?今后有了新对策
- 中国青年报|银行“金饭碗”怎么突然不香了
- 北京青年报|超市饮料喝完再付款构成盗窃吗?你怎么看?
- 北京青年报|配件欺诈、合同圈套 汽修行业各种猫腻让爱车越修越伤
- 青年|萌萌狮绘本馆加盟费是多少?
- 青年|日均出动高铁近200趟 广铁全方位助力“双11”电商黄金周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