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在胡同长大,把它记下来,我没有辜负这段生活( 三 )


要是写完一件特有意思的往事 , 周衡能激动半天 , 那些场景常常挥之不去:老少三代在夕阳中捡拾杨树花 , 奶奶蒸出两锅大包子;爷爷和父亲备料自己动手盖小南屋;暑假陪姑姑住给她壮胆 , 俩人却被夜里屋顶上找食儿的耗子吓到;胡同里卖五香蚕豆的老爷子 , 崩爆米花的师傅 , 能陪着胡同的孩子消磨一个下午;无意中发现小树林儿深处的安乐林文化站 , 和小伙伴第一次去看录像 , 就被香港武侠片看得热血沸腾;老街坊们把自己房子腾出来给“大全儿”安排喜宴……他每每庆幸 , “哎哟 , 还能写出这样的东西” 。
曾考进“北京中学生通讯社” , 磨炼了写作能力
周衡一手写刻板枯燥的专业著作 , 一手写细腻温情的文学回忆 。 看似“分裂”的写作是如何做到的?周衡坦言 , 他对古典书籍天生就喜欢 , 而且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 。 上小学时 , 有一次父亲得奖拿回家一套《资治通鉴》 , 他至今记得特清楚 , “黄色的封皮 , 特喜欢 , 没事我就捧着看 。 我爸就挺奇怪地问我 , 你不用工具书看得懂吗?我说大概能懂多一半 。 ”后来上初中之前 , 他把《西游记》《三国》《水浒》反复看了好几遍 。
到真正要求写作文了 , 他的作文分数有一段时间特别差 , “几乎可以说是不会写” 。 可把当过语文老师的父亲着急坏了 , 一次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教了他两篇范文:一件难忘的事、一个可爱的人 , 告诉他事怎么写 , 人怎么写 。 结果那次考试成绩还不错 , 他似乎一下开了窍 。 后来到了中学 , 写作题材变得广泛 , 周衡意识到再靠范文不是长久的办法 , 于是他很正式地跟父亲说“以后您不要管我了 , 我自己来 , 写多少分算多少分” 。
幸运的是 , 一上初中他就碰到了一个特别好的语文老师 , “那会儿课代表都是班主任委派 , 但语文老师在全班说我要自己找一个对语文有兴趣的 。 我一听 , 特想争这个课代表 , 于是每堂语文课表现都特别好 。 ”老师喜欢他的机灵劲 , 后来就让他当了语文课代表 。 受此激励 , 周衡暗下决心:必须得写好作文 。
彻底敲开他写作之门的是一本很老旧很厚重的《文学描写辞典》 , “我记得特清楚 , 那本书的内容特别好 。 比如说写日出 , 里面就选了最好的作家 , 老舍怎么写的 , 曹禺怎么写的 , 包括外国作家的 , 托尔斯泰怎么写的等等 。 刚开始摆在一起看着模仿 , 后来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 情景怎么叙述、层次怎么展开 , 好像一下就会了” 。
90年代初 , 周衡曾考进北京青年报社办的“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简称“学通社”) 。 他还记得 , 同一届参加的“学通社人”有那威、骆新、王蕤和姜薇 , 那段难忘的成长经历独特而回味无穷 , 磨炼了他的写作能力 。
高中面临文理科分班 , 喜欢文史的周衡原本一门心思想学考古 , 后来父亲劝他不如趁着年轻掌握一个安身立命的技术——去学医 。 “我爸觉得历史可以作为一个兴趣 , 回过头来再学都不晚 , 但理工的东西过了就学不了 , 他说你看鲁迅学医的 , 郭沫若学医的 , 都可以有所为 。 后来我一想也有道理 , 我喜欢的罗大佑学医的 , 张洪量也学医的 , 就选择了理科” 。 周衡算理科生里文科成绩最好的 , “因为政治语文分都挺高的 , 高考时还占了点便宜” 。
直到现在 , 周衡最喜欢看的还是传统文学经典 , “像巴金、茅盾、沈从文等等那代人 , 特别有深度 , 总会有新的发现 。 前几天我重读鲁迅的《孤独者》《在酒楼上》 , 当时看不下去的东西 , 现在一看却非常感同身受 , 很受触动” 。 周衡越来越觉得 , 虽然每天工作非常紧张 , “但写作还是挺好的一件事” 。
如果有人文情怀 , 可能做起医生来更得心应手
多年出诊 , 周衡体会最深的是 , 如果一个医生没有人文情怀 , “专业能做得很好 , 但跟人沟通很容易出问题” 。 在他看来 , 医生跟病人打交道 , 必须能理解人 。 “如果对人文历史更了解一些 , 可能做起来更得心应手一点” 。 让他遗憾的是 , “现在的医院对科研都比较重视 , 但缺少人文培养 , 尤其是门诊医生跟人打交道 , 培养情商也很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