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宇宙中的星体为什么会自传,这幕后的推手是“谁”
谁是星体自转的幕后推手
星体自转在宇宙中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 。但这种动力来自何处 , 却是一个未解之谜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康德关于太阳系形成的假说认为星体的自转动力来源于“第一次启动” , 即所谓星体最初形成时的压缩斥力 。但他无法解释斥力为什么一定要引起星体自转 , 也不能解释这些星体为什么会数亿年转个不停 。尽管他指出牛顿对斥力没有像对引力说得那么清楚 , 但他自己对斥力的解释同样是模糊不清的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要使星体自转保持数亿年之久 , 仅有惯性是不够的 。星体当然不会是永动机 , 其自转必有维持它的动力 。
根据“高温高压下物质中的电子会逃逸”这个原理 , 星体的内部只要存在高温和高压 , 就会产生电子的运动 , 而电子的运动就会最终形成星体磁场 。
关于地球的自转 , 我们可以用左手定则轻松地找到答案:把手掌心对着地磁N极(地球北极) , 让磁力线穿过掌心 , 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电子运动的反方向) , 则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地球的自转方向 。由此可以看出 , 地球自转的动力正是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电流和磁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理论上说 , 只要这颗星体受到另一颗星体的激磁 , 就会形成两极对称的磁场 , 星体就会被启动自转;如果另一个星体为它提供了电场引力 , 也会打破它电磁场的球对称格局从而起到激磁的效果;此外 , 星体的撞击在达到一定威力时也会使星体产生旋转力 , 但这种情况极其特殊 。
地层是由半导电物质所构成 , 尽管处于高温状态下的这些半导电物质会有极大的电阻 。但由于电子逃逸的动能和速度都非常大 , 会使电子像接力赛一样从地心向外溢出 , 形成恒稳的电流 。这就可以把地核到地表的物质看成是由无数的通电导线构成的 , 每根导线都由地表指向地心;这些导线在磁场和电流的相互影响下 , 无一例外地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
整个地球因此被造成一部直流电动机 , 产生了较快的自转 。但是 , 根据直流磁电机的原理 , 磁场的旋转和转予的转动是永远不能同步的 。地球作为一个异步的直流电动机 , 其地核与地幔的旋转必然不会同步 , 内核与外层转动将会永远保持着一定的转数差 。
美国的科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发现 , 地核的自转与地壳和地幔的转动并不同步 , 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佐证 。
行星的公转动力也一直使人感到迷惑不解 , 因此 , 康德的“行星是由围绕原始太阳旋转的薄盘物质演化来的”这一假说使人们深信不疑 。在这个假说中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康德认为太阳系行星普遍存在的向心力来源于太阳的吸引 , 公转的动力也来源于这种向心力 。他假设 , 一颗行星受到了引力作用 , 它就会沿着引力的方向加速掉落“下去” , 在较短的时间内与引力的中心体合为一体 。在加速运动中如果受到侧面一击 , 而且这一击的力量足够大时 , 这颗行星就会从中心体的附近掠过 , 以降落时所获得的速度再升高到降落前的高度 , 以便继续不断地沿着轨道围绕中心体运动 。
康德的上述说法是没有说服力的 。这种“侧面的一击”是很特殊的现象 , 不能造成宇宙中星体沿圆形轨道运行的普遍现象 。如果是引力的作用形成了这种运动 , 轨道应该是扁的 , 怎么会接近圆形呢?
推荐阅读
- 鼎点传媒|智能锁行业面临洗牌,谁能成为乱局中的“剩”者
- 科学|金属所在极细多晶体铜中发现一种新型亚稳固态-受限晶体结构
- 科学,Spacex|美“太空班车”正式启航!SpaceX载人“龙”飞船顺利升空
- 行业互联网|1.5亿元重奖50位青年科学家!可做科研也可还房贷
- 科学,Spacex|【SpaceX今日首次正式发射载人飞船,送四名宇航员进空间站】
- 科学|中科院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开发新方法 预测钠离子电池原子结构
- 白石崖|我国科学家研究揭示 丹尼索瓦人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 LightningChart|Arction的LightningChart图表控件在外汇和外汇衍生品交易中的应用
- 黑洞|宇宙中的4大巧合,看起来让人费解,仔细想想又很合理
- 科学|科学奇闻,有生之年,人类有可能会经历的宇宙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