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彬|深度起底第一场股灾“8·10”事件 还原深圳证券市场如何起死回生

_本文原题为 深度起底第一场股灾“8·10”事件 还原深圳证券市场如何起死回生
摘要:28年前 , 中国股民买股票并不像今天这般便捷 , 需要费尽周折 , 先买抽签表 , 等中签了才有资格申购股票 。 在当时 , 假设花1000元买10张抽签表 , 按照10%的中签率 , 一张中签表可申购1000股新股 , 转手便可赚到万余元 。 “一夜暴富”的巨大利益诱惑 , 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狂热股民 , 带着大量资金甚至从农村收集的身份证 , 涌入深圳抢购新股 , 酿成了新中国证券史上的第一场股灾——震惊全国的“8·10”事件 。
文末有赠书福利!欢迎参与~
以下内容选摘自李子彬《我在深圳当市长》 , 原文略有改动
中国证券市场起步晚 , 而且是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 , 作为中央确定的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改革试点城市 , 深圳和上海共同担负着建立集中性交易市场并为全国证券业的发展提供经验的任务 。
自1983年深圳宝安集团发行股票以后 , 深圳就开始了证券市场的探索和实践 , 股票发行和交易活动日趋活跃 。 1990年年初 , 为适应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 , 引导证券市场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 深圳市着手深交所的筹备工作 。
1990 年12 月1 日 , 深交所在全国率先投入试运行 , 并于次年4月获得中央正式批准 。 从此 , 深圳证券市场取得了较快发展 , 证券市场的作用日益显现 。 到1992 年年底 , 在短短两年间 , 深交所发展到24 家上市公司 , 总市值达到489.73 亿元 。
深圳证券市场的发展 , 唤醒了人们的投资意识 , 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 。
1992 年8 月 , 全国各地的投资者涌入深圳抢购新股 , 酿成了震惊全国的“8·10”事件 。
李子彬在其新书《李子彬在深圳当市长》对这一重大事件作出了总结:这一事件的发生有必然性 , 也有偶然性 。 其必然性是 , 当时人们对证券市场的认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 认为持股必赚 , 所以疯狂抢购新股 , 当时李子彬国对证券市场也缺少规范性的管理办法 。 其偶然性是 , 深圳的新股认购方法不够周密 , 再加上部分公职人员营私舞弊 。
“8·10”事件以后 ,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 , 全国证券市场步入了持续三年的低迷状态 , 深圳更甚 。
对此 , 深圳是因噎废食放弃证券市场 , 还是直面现实解决问题?深圳市委、市政府选择了后者 。 1995年7月 , 新一届市政府在深入分析证券市场存在的利弊 , 总结深圳证券市场建立以来的经验教训后 , 决定兴利除弊 , 重新启动低迷的证券市场 , 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对深圳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作用 。
“生死存亡”关头 , 12项整改措施提振了对证券市场的信心
“8·10”事件发生后 , 深圳证券市场萧条 , 股市呈萎缩状态 , 交投清淡 , 股价超跌 , 日交易量最低不足亿元 , 广大股民承受着极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 深圳各大银行头寸不足 , 产业结构调整缺乏金融业的支撑 。
“8·10”事件导致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 , 深圳证券市场与上海证券市场的差距越拉越大 , 当时已经不是“沪强深弱”的问题 , 因为国务院已经开始清理各地的交易中心 , 低迷的深圳证券市场几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
1994年12月 , 李子彬根据自己到深圳任职后50天密集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和问题 , 提出了今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五条重点工作思路中 , 包括“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启深圳证券市场 , 搞活深圳金融业” 。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资金 , 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成长初期没有多少销售收入和利润 , 也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信用 , 而且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成长风险较大 , 所以 , 银行不可能给这一类企业提供贷款 。 换言之 , 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成长初期 , 只能从风险投资或者类似纳斯达克股票市场获得股权投资 。 只有搞活证券市场 , 打通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 , 发挥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撑作用 , 深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才具备相应的金融市场环境 。 自然而然 , 被套牢的广大股民也可以因此“解套”而获得解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