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第19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修缮巡逻道路纪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维和官兵在施工作业 。刘雄马摄
“这条路失修多年 , 长期困扰我们 , 没想到中国维和官兵前来帮助修缮 , 真是太感谢了!”近日 , 在黎巴嫩南部边境“蓝线”附近 , 当地优鲁村村民阿里专门来到施工点 , 向中国维和官兵表示由衷感谢 。
9月初 , 中国第19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在完成部署后 , 展开了年度首个防卫工程施工任务 , 对意大利营和波兰营等4个分队的2条常用巡逻道路进行维护修缮 。
这两条道路位于“蓝线”附近 , 黎以冲突期间受损极大 , 而且周边埋下了地雷 , 对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路边的山地都被铁丝网封住 , 随处可见红色三角警示牌 。”立体建筑连连长王兵介绍说 , 道路多为土路 , 到处坑坑洼洼 。特别是在雨季时会更加泥泞难行 , 对重型工程装备运送、施工作业和后勤补给等工作造成很大阻碍 。
根据联黎部队要求 , 分队要对两条道路进行维护加宽和路面硬化工作 , 并重新构筑排水系统 。
由于路况极为复杂 , 工程量比预估的增加许多 。为了赶在雨季来临前完成任务 , 分队采用了“人停机不停”的轮班作业方式 。部分施工地段极不平坦 , 工程机械需要在近30度的斜坡上作业 , 对操作手的精细化作业能力是很大的挑战 。而且道路一侧就是雷区 , 最近的时候 , 挖掘机轮胎离雷区只有数米距离 。
对于这样一项艰巨任务 , 分队专门选派了经验丰富的队员 。挖掘机操作手宋海智曾多次执行演训保障、抢险救灾和援建地方施工等任务 , 次次带头啃下“硬骨头” 。这一次 , 他驾驶挖掘机采用“跨沟作业”方式展开施工 , 在确保施工质量同时 , 有效提升了施工进度 。
在一些工程机械难以展开的卡脖子路段 , 分队采取人工作业方式进行 。在为一条道路构筑新的排水系统时 , 队员们遇到一条堵塞多年的涵管 , 作业面极小 。为此 , 大家利用工兵锹、钢钎等工具 , 采取“两头挖进”的作业方式 , 及时疏通了这条涵管 。“晚上回去的时候 , 大家满手都是血泡 。”四级军士长刘磊说 , 道路修好后 , 不仅将改善联黎部队雨季的巡逻条件 , 也会极大方便当地村民的日常出行和畜牧农作 。
“难度越大 , 越能体现中国维和工兵的专业水平 。”工程即将完工之际 , 联黎部队人员由衷称赞中国维和官兵 , “你们不愧是一支敢啃‘硬骨头’的蓝盔先锋!”
(解放军报贝鲁特10月17日电)
浏览相关视频
请扫描二维码
【道路|第19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修缮巡逻道路纪事】视频制作:黄礼明
推荐阅读
- 武器装备|大雪切断道路,数万印军被困生存艰难
- 国内军事|中国第19批赴黎维和医疗分队全面改造美化营房设施
- 国民党|会不会武统台湾?国台办原副主任王在希:还有第三条道路可选
- 官兵|我第19批赴黎维和官兵首次“蓝线”勘察:披荆斩棘穿越“死亡地带”
- 炮弹|我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成功处置未爆炮弹
- 维和|我第19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完成首个防卫施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