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机甲战士身怀“十八般武艺” 军用地面机器人战场各显神通( 二 )


排雷排爆 。此类地面机器人装备有特殊“机械手” , 主要用于排除或销毁可疑爆炸物 , 能在复杂地形中代替人类士兵对地雷等进行探测、拆除、转移和销毁 。例如美军“背包”机器人在阿富汗排除了不少“路边炸弹”威胁 。该机器人全重18~24千克 , 能装在背包里由单兵携带 , 灵活性和实用性较强 。俄军“天王星”-6扫雷机器人也曾在叙利亚战场执行排雷任务 。
侦察监视 。此类机器人装备有摄像头、窃听器等高性能传感器 , 一般体型较为小巧 , 便于隐蔽 , 主要用于深入敌方进行侦察、监视 。例如以色列研制的全地形侦察机器人 , 又被称为“机器蛇” , 能轻松进入洞穴、隧道、裂缝和建筑物 。顾名思义 , 它主要模仿蛇贴地爬行 , 隐蔽性强 , 能秘密到达目的地 , 将图片、声音等情报信息传递回来 , 在城市作战和地下空间作战中具有较大优势 。韩国的机器人哨兵 , 装备了热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多种探测设备 , 可全天候监视数千米范围内的目标 。
运输保障 。此类机器人主要用于帮助士兵携带作战物资 , 执行运输保障任务 。美军的“大狗”机器人 , 全名是“步兵班组支援运输机器人” , 不过人们更习惯称之为“机器骡子” 。作为一种大型仿生机器人 , 它像骡马一样有“四条腿” , 可以驮着数百千克物资在泥地、山坡等路况下行走 , 受外力冲击后还能自行调整以保持平衡 。美正在研制的多用途“猎人-狼”则是一种6轮驱动机器人 , 采用油电混合动力 , 重1.1吨 , 载重450千克 。
直接用于战斗 。这类机器人通常装备有机枪、火炮等武器 , 主要用于直接对敌方目标发起攻击 。例如“平台-M”“暗语”战斗机器人就属于此类 。俄军的“天王星”-9机器人 , 可根据任务需要配备机枪、机炮、反坦克导弹、肩扛式防空导弹等武器 , 已经在叙利亚战场接受实战检验 。
事实上 , 很多排爆、侦察、运输机器人都可以加装武器 , 成为战斗机器人 。例如“魔爪”机器人 , 最初被用来排爆 , 如果将其拆弹装置换成遥控武器 , 就成为“利剑”战斗机器人 。再如“猎人-狼”机器人加装30毫米链式机关炮后 , 就成为武装版“猎人-狼”机器人 。此外 , 典型的战斗机器人还有以色列的“毒蛇”机器人、英国的“德米斯”机器人等 。
执行其他复杂任务 。此类机器人典型代表是仿人形机器人 。双足人形机器人研制难度大于四足和履带/轮式机器人 , 例如美国“阿特拉斯”和俄罗斯“费多尔”机器人 。“阿特拉斯”机器人走路时与人类相似 , 还能搬箱子 , 单腿站立 , 倒地后自行爬起 , 越过障碍 。与“阿特拉斯”机器人侧重于下肢运动不同 , “费多尔”机器人更侧重于上肢尤其是双手的运动 。“费多尔”机器人能骑摩托车、驾驶汽车 , 摔倒后自己爬起 , 焊接电路 , 精准射击 。2019年8月 , “费多尔”机器人乘坐“联盟”号飞船进入太空 , 协助宇航员完成一系列工作 。
尽管如此 , 专家普遍表示 , 因为续航能力、精准操控与平衡问题等尚未完全解决 , 人形机器人投入战场还有一段路要走 。
除此之外 , 地面机器人还广泛应用于战场医疗救护、通信中继、教学科研等领域 。随着技术进步和军事需求“双轮”驱动 , 地面机器人将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 。
更多新型机器人踏入“赛道”
从地面机器人研制和应用进程看 , 今后较长时间内 , 地面机器人发展方向较为明晰 。
智能自主化 。地面机器人是兵器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 也是世界各国进行军事智能化竞争的主要“赛道” , 人工智能技术的提高将持续提升地面机器人智能化程度 , 使其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 。自主性是机器人根据自身知识以及对外界的理解 , 在众多方案中独立做出选择的能力 , 最能体现机器人智能化水平 。例如“阿特拉斯”机器人经过多年发展 , 能自主完成的动作越来越多 。它首次亮相时 , 步履蹒跚 , 走起路来经常摔倒 , 难以平衡;2016年 , 它能够在崎岖地形行走、攀爬;2017年 , 它能在不同高度箱子之间跳跃 , 完成后空翻 , 自主性持续提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