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舒单抗再添循证证据,殷咏梅教授谈乳腺癌骨转移的疼痛管理( 二 )
本文插图
图3 不使用或使用低镇痛药物到转向使用强阿片类药物的患者比例
3 研究结论
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相比 , 能显著推迟晚期乳腺癌骨转移疼痛加重及疼痛对生活干扰的进展 , 并延迟首次使用强阿片类镇痛药的时间 。
专家点评
结合“健康中国2030”核心理念 , 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全方位管理”多学科协作模式已成为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策略 , 除了肿瘤的治疗 , 营养的支持、疼痛的管理、生活质量的优化等都是多学科团队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 晚期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时 , 因骨转移灶内破骨细胞功能异常活跃 , 使骨质溶解和骨转移灶肿瘤微环境的酸化增加 , 导致疼痛 ,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近年来 , 随着与国外更多的交流合作 , 治疗理念的完善 , 在晚期肿瘤患者的管理方面 , 越来越强调疼痛的科学有效管理 , 当前已有相关共识和指南的发布 , 意在探索有效的治疗手段 。
研究显示 , 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较唑来膦酸 , 具有延缓SRE发生时间 , 降低多次SRE发生风险等优势 , 已成为治疗晚期乳腺癌骨转移的有效治疗手段 。 本研究比较了这两种药物对疼痛的改善情况 , 结果显示 , 地舒单抗能显著推迟晚期乳腺癌骨转移疼痛加重及疼痛对生活干扰的进展 , 并延迟首次使用强阿片类镇痛药的时间 。 需要注意的是 , 研究中患者从确诊为乳腺癌骨转移至入组的平均间隔时间为2个月 , 因此研究结论更能说明新确诊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情况 。
总结这项研究 , 一方面 , 地舒单抗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疼痛的改善对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另一方面 , 这一改善再次提示地舒单抗具有优越的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功能的疗效 。 期待其尽快在我国获批用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 , 从而造福更多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