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C新闻坊|上万条讨论背后身高的秘密与焦虑 | 数说( 三 )


对身高的要求就像一杆天平 , 男女双方在天平的两端放置筹码 , 这场平衡游戏所规制的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性别群体 。有学者研究发现 , 择偶市场中 , “身高高于平均身高的男性”和“身高低于平均身高的女性”更受青睐 。 [6]身高174cm的大薇表示 , 父亲因为害怕她长到一米八 , 曾一度不让她食用奶制品 。 “女孩太高像傻大个 , 嫁不出去 。 ”父亲的观念使她一度觉得女孩个子高是一种耻辱 。 而一位身高153cm的男生则认为 , “身高低于一定程度之后 , 女生基本不可能会有想在一起甚至度过一生的想法 。 ”
“身高从来不是自己的事”:
身高的社会化
当身高所牵连的社会意义反馈到个体上 , 便延伸出了丰富的、分化的社会体验 。 身材高大和许多优势联系在一起 , 高个头隐喻着权力和重要性 , 而矮小则意味着劣势与弱势 。 由于具身认知效应 , 身高较高者更容易受人尊敬 , “高手”“高高在上”“位高权重”等隐含高大意思的词汇通常用来形容积极的、高地位的事物或人;而“低俗”“低三下四”“低眉顺眼”等隐含矮小意涵的词汇则往往被用来形容消极的、低地位的事物或人 。[7]
刻板印象威胁(stereotype threat)指社会文化对某些群体持有负性刻板印象 , 群体成员在特定情境下由于担心别人会以这种观念来认知判断和对待自己 , 同时担心自身的表现会证实这种刻板印象而产生的威胁感 。[8]当被污名或在某些方面被贬低的群体(devalued group)处于特定的能力评价情境时 , 他们会因为与自己受损群体身份有关的负面刻板印象被激发 , 而在相关任务上确有明显的消极表现 。[9]
小毛坦言 , 他的个人生活在无形之中受到身高的种种限制 。 比如 , 他因为身高问题没有申请某个比较看重形象的奖学金 , 因为身高限制不敢更加主动地追求异性 , 没有长到一米七是他性格中自卑的来源 。
不过 , 身高的先天性使部分群体感受到“难以改变”的无奈 , 却同样促使一部分人转变态度、悦纳自己 , “开始喜欢上自己的身高” 。尽管社会视角下的身高有时意味着某种优势与特权 , 人们仍逐渐意识到身高意义的有限性:“身高只是众多条件中的一项 , 有多重要因人而异 。 ”已有研究发现 ,降低感知到的身高可以减少冲突情境中严重伤害的发生 。 [10]
归根到底 , 审美终究是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 , 大众媒体与社交媒体中所传递的模特、明星和演员的体型都是难以达到和实现的 。 个体将媒体中传达的社会文化标准 “内化” , 作为自己的身体标准,并按照这一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身体外貌 。 当无法达到这一标准时, 就会产生身体不满意 。
然而 , 排除他人的眼光等社会因素 , 身高与个人能力并没有相关性 。 人作为独立的个体 , 不该被囿于外表 。 正如我们的采访对象大华所言 , “ 一个人的自信应该更多地建立在后天习得的技能之上 , 而不是建立在先天的身高这种外貌的观感之上的 。 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应该是这样的 , 或者说这至少是一个健康社会的发展方向 。 ”
注:文中采访对象小毛、大薇、大华均为化名 。
参考文献
[1] ***:淮安男子断骨增高失败或终身残疾 , 国内禁止以增高为目的的肢体延长术
[2] 杨小莉,刘潇肖,白宝玉.身高的心理效应及其内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7,25(05):857-865.
[3] Bjerkeset, 0., Romundstad, P., Evans, J., &Gunnell, D. (2008). Association of adult body mass index and height with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uicid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HUNT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67, 193-202.
Fowler, D., Hodgekins, J., Garety, P., Freeman, D., Kuipers, E., Dunn, G., ... Bebbington, P.E. (2012). Negative cognition, depressed mood, and paranoia: A longitudinal pathway analysis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chizophrenia Bulletin, 38, 1063-107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