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络科技|为什么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难当货币大任?从区块链技术说起( 四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 , 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 , 是全球首个在零售领域进入实验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 。 但是 , DCEP并未完全照搬区块链技术 , 仅引入了分布式账本技术 , 用于实现交易追溯 , 这种交易追溯类似于前文所述的“交易成链” 。 在发行、清结算、支付、回收销毁等环节 , DCEP都坚持以央行为中心 , 技术上也以中心化系统为核心 。
从各国央行数字货币实验中的技术选择 , 侧面说明了在主流货币和支付系统领域 , 当前的区块链技术并非主流官方的首选 。
六、总结:虚拟货币难堪货币大任
比特币作为一种技术创新 , 具有革命性意义 。 但是 , 比特币的单笔交易确认速度过慢、并发处理能力过低 , 这些技术特点决定了其无法成为可以被公众大规模使用的支付手段 , 难以取代现有法定货币体系而担当货币大任 。 比特币类似技术在支付和结算领域的成就 , 仅能适用于对时效性要求不高、交易量有限的批发型业务 。
当然 , 后续的虚拟货币一直试图对比特币做提升和改进 , 但至今依然无法作为大规模社会公众使用的支付手段 。 例如 , 以太币(ETH)的交易效率高峰也仅为每秒15笔左右 。 据报道柚子币(EOS)曾达到每秒3996笔交易 , 但也至多作为小的国家、地区或者行业的支付工具 。
2019年以来常被提及的“闪电网络”寄希望于通过离线技术实现比特币无延迟、低成本交易 , 但闪电网络当前的支付容量极为有限 , 且存在一系列技术不足 。 2016年Poon与Dryja在一篇论文比较系统地提出了闪电网络的构想 , 其原理是把海量的小额交易放到闪电网络的节点上执行 , 而并不提交到比特币系统中 , 比特币系统只作为闪电网络的后台“抵押”和“结算”系统 。 2018年1月闪电网络系统在比特币主网上线 , 截至2020年3月6日闪电网络节点共计11624个 , 支付通道共计36289个 , 整体支付容量为895个比特币 。 对闪电网络上线之后的研究表明 , 闪电网络结构趋向中心化 , 网络运行效率依赖大型中心节点的支付容量 , 而非点对点网络的规模扩张 。
比特币和当前众多的其他虚拟货币还无法成为可以被公众大规模使用的支付手段 , 未来的技术发展也许可让区块链可以成为大容量支付系统 , 但虚拟货币的内在价值、交易成本、合规等问题依然存在 , 可能依然难当货币大任 。 这是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作为私人货币的局限 , 又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 , 让我们留待下回继续展开 。
【影客网络科技|为什么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难当货币大任?从区块链技术说起】(思进注: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 , 不构成投资建议 , 更并不代表本号立场 。 文中的论述和观点 , 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