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关于胃痛用穴治疗的诸多疑惑

在针灸学中 , 中脘、内关、足三里被称作是“胃病三要穴” , 此三穴使用道理相信各位都已经耳濡目染了 , 就不过多介绍了 。如果我们有长期临床的切身体会时 , 就会发现:如要单独使用 , 以公孙穴治疗胃痛的疗效最好 , 一般针后即可止痛 。但缺点是此穴皮肤角质层稍厚 , 针刺时较痛 , 许多人难以接受 。
胃病|关于胃痛用穴治疗的诸多疑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胃病|关于胃痛用穴治疗的诸多疑惑】公孙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 , 穴通脾胃两经 。脾胃的关系极为密切 , 所以《素问》有一篇叫“太阴阳明论”就是合论脾胃的 ,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所著《脾胃论》更是脾胃合论的专著 。《灵枢·五邪第二十》主要是论述邪在五脏的症状和治疗 , 其他四脏都是说“邪在肺”“邪在肝”“邪在肾”“邪在心” , 唯独说脾脏时不说“邪在脾"” , 而是说“邪在脾胃” 。以上都说明脾胃的关系是多么密切 , 公孙对脾胃虚弱或虚寒的胃痛最为适宜 。
此外 , 公孙穴正处于足底反射区的“胃”部 , 这也可能是公孙治胃痛为什么优于其他穴位的一个原因吧 。
胃病|关于胃痛用穴治疗的诸多疑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以指代针 , 按压至阳、灵台穴 , 对治疗急性胃痉挛有特效 。此法源于《灵枢·杂病》:“心痛 , 当九节刺之 , 按已刺 , 按之立已;不已 , 上下求之 , 得之立已 。”胃痛在《灵枢》中都叫“心痛” , 但心痛并不一定都是胃痛 , 也包括心脏病导致的心口疼痛(称之为“真心痛") 。
问题的关键是:“九节”是何穴?历代医家的解释 , 都认为是第9胸椎棘突下的筋缩穴 。依山东高树中教授的看法 , “九节”不是第9胸椎棘突下的筋缩穴 , 而是第7胸椎棘突下的至阳穴和第6胸椎棘突下的灵台穴 。我们知道 , 现代医学把脊椎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等 , 而《灵枢》中对“椎体”的称呼 , 有的地方叫“椎” , 椎下称“焦”;有的地方叫“节” , 两者的含义似乎并不相同 。高教授认为:因为古人并没有颈椎、胸椎等概念 , 他们数椎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最大的椎体(即第7颈椎)下的大椎穴开始向下数 , 这种数法叫“椎” , 椎间的部分叫“焦” 。第1胸椎棘突下则是“一焦" , 以此类推 , 《灵枢·背俞》就是用此法定背俞穴的 。二是低头时从出现的椎节开始向下数 , 这种数法叫“节” , 一般低头时出现的第一个椎节是第5颈椎 , 数至第九节就是现代解剖的第7胸椎 , 第7胸椎上下各有一穴 , 上为灵台 , 下为至阳 。
胃病|关于胃痛用穴治疗的诸多疑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再者 , 《灵枢》取穴讲究“揣穴” , 往往是找有压痛点或按之快然的地方取穴 。高教授在临床中也观察到:胃痛的患者其压痛点就在至阳穴或灵台穴 , 很少有在筋缩穴出现压痛的 , 按压筋缩穴也没有“按之立已”的效果 。所以 , 高树中教授推断:“九节”当指第7胸椎无疑 。
指压至阳、灵台穴治疗急性胃痉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位 , 应取俯卧位;坐位效果不好 , 可能与坐位按压时用力的方向有关 。二是找穴方法 , 从两个肩胛骨下角找一连接线 , 与椎体相交的地方就是第7胸椎 , 上为灵台 ,下为至阳;一般情况下此2穴都有显著的压痛点 , 若压痛点不明显 , 可上移或下移一个椎体 。三是按压方法 , 医者立于患者一侧 , 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于至阳穴或灵台穴上 , 行圆圈状按揉:;用力要垂直朝向腹部方向 , 指力大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按压时间一般为3~5分钟;按压时应嘱咐患者行缓慢而深长的腹式呼吸 , 以活动胃部 , 可提高疗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