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的舞曲|学而优则是仕:说说宋代科举考试制度下的“京漂”族

曾几何时 , 北漂族成为追逐梦想的人群代名词 , 为了追求梦想 , 北漂族背井离乡 , 孤身一人在帝都经年累月的打拼 。 疫情期间 , 观点君宅在家里研读宋史 , 惊奇地发现早在宋朝就已经存着类似于今天北漂族的人群 , 也就是本文的谈论对象——宋代“京漂”一族 。
那么宋朝“京漂”族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呢?和标题里提到的科举考试制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他们又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宅在家里读史 , 笔者将依据《宋史》等史书 , 结合影视剧《少年包青天》里的相关剧情 , 浅谈宋代科举考试制度下的“京漂”一族 , 为读者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 。
学而优则仕 , “我”为科举狂
众所周知 , 宋太祖赵匡胤是通过兵变的方式来代周立宋的 , 为了防范武将 , 宋代统治者一贯遵循重文轻武的方针策略 。 宋太祖曾说:“朕欲令武臣尽读书 , 知为治之道” , 于是便恢复自五代以来不被重视的科举考试 , 到了太宗皇帝时 , 科举取士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唐朝 。 更为重要的是 , 相比于唐朝 , 科举考试制度在宋朝得到了许多创新 , 比如糊名阅卷 , 锁院制度等都提升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 科举入仕这条路不再为世家大族把持 , 市井百姓通过寒窗苦读 , 真的能够得到“朝为田舍郎 , 暮登天子堂”般的命运改写 。
绿叶的舞曲|学而优则是仕:说说宋代科举考试制度下的“京漂”族
文章图片
据统计 , 唐朝共录取进士6610人 , 而两宋的科举考试录取人数高达115427人 , 每年取士的人数大约是唐朝的5倍 , 元的31倍 。 在朝廷的重视之下 , 民间形成浓厚向学风气 。 “学而优则仕”这句话被读书人奉为圭皋 , 于是两宋每届参加科举的考生大为增多 , 最多的年份甚至高达40万人 , 用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来形容宋朝科举考试的场面也不为过
但毕竟每次能被录取的只有一小部分天子骄子 , 大量落榜而又不甘心的举子只能留在京师再战 , 比如苏轼的父亲苏洵就多次应试不第 。 在这种背景下 , 大量历届落榜的考生滞留京师 , 就形成了“京漂”一族 。
绿叶的舞曲|学而优则是仕:说说宋代科举考试制度下的“京漂”族
文章图片
为什么人在京师漂
弄清楚了“京漂”族是什么人 , 我们来继续分析他们为什么要漂在京师 , 有家不归 。 总的来说“京漂”族之所以要选择京漂 , 共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 , 客观上的原因是宋朝的科举考试共分为三级:州试 , 省试和殿试 , 而省试和殿试只在北宋都城东京和南宋都城临安举行 。 这样一来外地考生就必须在考试日期之前到达京师 , 便于安顿住处和拜访达官贵人 , 以期得到推荐 。 而一旦初试不第 , 巴蜀和岭南等地区的考生往返京师和家乡一趟就要耗费大半年时间 , 再加上途中的吃住各项花费甚巨 , 于是就有大量落榜考生干脆留在了京师 , 为下一次科举备考 。
“科举既频 , 天下之士诚奔走之不易 , 而岭外尤为遐僻 。 每随计动经五七千里 , 往来不窗百余程 。 跋压道途 , 蒙犯风雪 , 比至京师 , 扶持困颐之不暇……故滞留应考地者往往有之”(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其次 , 出现“京漂”族的原因和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关 。 如果说第一点原因反映的是交通不便的话 , 那么第二点原因则体现出当时的信息闭塞 。 众所周知 , 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革新和突破 , 在考试内容上更是作了较大的改革 。
绿叶的舞曲|学而优则是仕:说说宋代科举考试制度下的“京漂”族
文章图片
起初宋袭唐旧制 , 进士科以考察帖经、墨义和诗赋为主 。 到了仁宗庆历年间 , 科举考试内容一改旧制 , 重点考察策论和操行 。 而王安石主持变法期间 , 为了培养变法人才 , 进士考试内容又改为专门考察经义和时务策 。 后来变法失败 , 这一变革又被废止 。 北宋中后期 , 变法派和守旧派轮番得势 , 于是科举考试有时重诗赋 , 有时重考经义 , 考察重点时有变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