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康熙|他是唐朝官员拒绝升迁,若不是这一举动,我们就看不到《全唐诗》
古代书籍的印刷和发行都很麻烦 , 多靠传抄 , 所以无数绝妙文章错漏或散轶 。如果没有康熙组织编撰的《全唐诗》 , 我们如今所见的唐诗将少得可怜 , 那些璀璨如星的诗人也将失落许多华彩 。而鲜为人知的是 , 《全唐诗》的蓝本是由明代胡震亨凭一人之力编撰的 。
【诗词歌赋,康熙|他是唐朝官员拒绝升迁,若不是这一举动,我们就看不到《全唐诗》】胡震亨生于书香门第 , 在29岁时中了举人 , 但接连几次都没考中进士 , 索性放弃了 , 被派到合肥做知县 。公务之余 , 他喜欢研读兵书 , 与抗金名将刘铤相交甚笃 , 刘铤对这个心怀家国、胸有韬略的书生佩服不已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合肥任上 , 胡震亨大兴水利 , 颇多善政 , 被时人誉为“治状冠江北” 。当时合肥负责向中都凤阳供应和运送米粮 , 官府将此差事摊派到百姓头上 , 许多中产之家因此破产 , 无力维生者更是不计其数 。胡震亨上疏痛陈这一政策的弊端 , 建议让官府承办运粮 , 极大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
他事事都为百姓着想 , 当地乡绅不乐意了 , 拉帮结派 , 试图掣肘 。都说“强龙难压地头蛇” , 胡震亨却毫不露怯 , 在县衙门口贴出告示:有我在此坐镇 , 谁敢欺压百姓就趁早准备棺材吧!他的底气从何而来?史书说他“英察若神……蠹吏毫毛不敢犯” , 可见他绝非不通世务的书呆子 。
好友刘铤战死沙场后 , 胡震亨对乌烟瘴气的官场愈发厌倦 , 以母亲年迈需要服侍为由拒绝升迁 , 在催他赴任的文牍上写道:“自爱小窗吟好句 , 不随五马渡江来 。”崇祯末年 , 举国风雨飘摇 , 唯江南一带还算安稳 , 朝廷急需能吏控制局面 , 胡震亨只好出任定州知州 。他在定州用自己的薪俸为百姓修桥补路 , 还想方设法地供足军需 , 使军队不再肆掠民间 。眼看仕途一片大好 , 他却再次萌生退意 , 辞官回家 , 专注学术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胡震亨喜欢搜罗、收藏文献 , 遇上秘册僻本如获至宝 , 仔细披阅后进行校刊补缀 , 有不懂的就四处求教 , 人称“博物君子” 。56岁那年 , 胡震亨找到一部号称当世最完整的唐诗集 , 结果发现开篇就漏了唐高祖的一首诗 , 于是痛感唐诗散轶颇多 , 决定编撰一部有史以来最详尽的唐诗集 。
这在当时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 但他说干就干 , 除了完整的诗 , 连歌谣、谚语、酒令等断篇零句也收入其中 , 还整理出每位诗人的传记史料、文学评论 , 好让他们名垂后世 。就这样苦战了无数个昼夜 , 当他终于如释重负地放下笔时 , 已是10年之后 。
这部巨著名叫《唐音统签》 , 足有1033卷 , 无论从完整性还是系统性上来说 , 都是中国古代私人编书的奇迹 。可以说 , 胡震亨单枪匹马地挽救了唐诗的命运 。但他并没止步于此 , 而是又用七年时间写出研究李白、杜甫的《李诗通》《杜诗通》两部大书 , 此时他已74岁 。正是从他开始 , 李白、杜甫成为唐代诗人中最耀眼的“双子星座”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胡震亨临死前叮嘱子孙务必珍藏自己的藏书和手稿 , 所幸苍天护佑 , 《唐音统签》几经战火却终得保全 , 并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钦定为《全唐诗》的蓝本 。这正应了他当年写的诗句 , “传家有集不虚来 , 墨艳朱明出劫灰 。”
推荐阅读
- 严嵩|他是探花出身,政治才华很高,屈服十年打败权臣,成大明首辅
- 康熙|清朝最牛的汉族——佟氏
- 诗词歌赋|石榴秋果诗词六首,嚼破水精千万粒,水精为醴玉为浆
- 诗词歌赋|杜甫年过半百,没钱吃饭,写下一诗找好友借钱,却成为千古名作
- 诗词歌赋,君王皇帝|有一位天才神童,虽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但留下了千古绝唱
- 康熙|一向严肃的康熙皇帝,一旦开起玩笑来,大臣们也连呼“吃不消”!
- 武侠|打虎英雄花落谁家?不是武松,不是李逵,竟是康熙皇帝!
- 清朝,康熙|康熙将他连贬三级,他回家后不悲反喜,家人不解,他只说了8个字
- 诗词歌赋|杜甫有首骂人诗,短短28字却没一个脏字,没点文化还以为在夸你
- 诗词歌赋|王国维见苍老的妻子,心酸写下一首词,最后一句成名句,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