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妈咪育儿经|浅谈“靖难之役”的源头问题,从朱元璋的“家天下”体制入手( 二 )


樱花妈咪育儿经|浅谈“靖难之役”的源头问题,从朱元璋的“家天下”体制入手
文章图片
靖难之役爆发的原因
藩王手握兵权且分封在外 , 对于皇权绝对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 况且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都是他的叔叔 , 对于他这个侄儿皇帝未必信服 。 这一点建文帝看得很透彻 , 他在未登基前就有着深深的担忧 , 这也是他登基不久便急于削藩的根本原因 。 削藩也让建文帝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
樱花妈咪育儿经|浅谈“靖难之役”的源头问题,从朱元璋的“家天下”体制入手
文章图片
一、削藩操之过急 , 削藩顺序有误
建文帝看到了藩王对于皇权的威胁 , 为了保证自己的皇位稳固 , 削藩势在必行 。 但他却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 在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的“鼓动”下 , 便盲目的开始削藩 。 他没有选择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第一个下手 , 反而相继先将周、齐、湘、代、岷五王削废成庶人 。 建文帝如此削藩等同于把燕王朱棣往绝路上逼 , 更加坚定了朱棣起兵造反的决心 。 同时 , 建文帝先废削五王也是给了燕王朱棣起兵叛乱的准备时间 。
樱花妈咪育儿经|浅谈“靖难之役”的源头问题,从朱元璋的“家天下”体制入手
文章图片
二、朱元璋大杀功臣 , 建文帝“无将可用”
五王被削废的下场就在眼前 , 但这显然对于燕王朱棣没有丝毫的震慑作用 , 反而激发了其起兵叛乱 , 孤注一掷的决心 。
战争不可避免!问题来了 , 当时的建文帝 , 或者说大明朝拿的出手的“大将”几乎没有 。 朱元璋早早就把那些有潜在隐患的开国大将给杀了 , 留下的都是朱标太子一党的“可用之将” 。 然而朱标太子的英年早逝以及朱允炆的被选定 , 让朱元璋又将仅剩下的“可用之将”给杀了 。 到了建文帝继位 , 整个大明出现“无将可用”的尴尬局面 。 只能启用年逾古稀的老将耿炳文 , 后又换帅李景隆这样不懂带兵的纨绔子弟 , 焉有不败之理?
三、成也“仁柔” , 败也“仁柔”
建文帝靠着“仁柔”得到了朱元璋的垂青 , 从而登上了皇位 。 而就是这个“仁柔”让建文帝付出了惨痛代价 。
樱花妈咪育儿经|浅谈“靖难之役”的源头问题,从朱元璋的“家天下”体制入手
文章图片
当时已经是兵戎相见的局势 , 朱棣已经坐实谋逆犯上的逆臣贼子了 , 然而建文帝依然念着叔侄亲情 , 将他的“仁柔”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
“近尔将士与燕王对垒,无使负杀叔父之名” 。
没错 , 建文帝朱允炆下旨给了燕王朱棣一道护身符 。 本来占据优势的建文帝出此“昏招” , 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 对于他的军队士兵来说 , 这绝对是一道“无限降低士气”圣旨 , 而对于朱棣的军队显然是士气大增 。 此消彼长之下 , 战争的天平往朱棣这边倾斜也就理所当然了 。
可以看出 , 靖难之役最终惨败虽然有着建文帝自身的主观原因 , 但朱元璋也要负很大一部分的责任 。
除了大杀功臣使得建文帝无将可用外 , 他亲手缔造的“家天下”制度是让建文帝丢掉江山的重要原因 。 朱元璋的“家天下”体制本身是建立在大明初期的基本国情之上 , 至少在那个阶段是可行的 。 哪怕传位给朱标后 , 相信这样的体制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 然而命运弄人 , 朱标的早逝让朱允炆被推上皇位 。 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 , 原本为了巩固大明江山而制定的“家天下”却成了皇孙建文帝丢掉皇位的根源 。
樱花妈咪育儿经|浅谈“靖难之役”的源头问题,从朱元璋的“家天下”体制入手
文章图片
为什么这么说?在朱元璋选定朱允炆作为皇位继承人的那刻起 , 蓝玉等人就注定要死 。 但蓝玉等外戚一死 , 相当于朱元璋的“家天下”体制被破坏了 , 原本可以用来制约藩王的一大利器没有了 , 挡在皇帝面前的屏障没有了 , 让皇帝“赤裸裸”的面对着手握兵权的藩王 , 这与朱元璋设定“家天下”体制的本意完全背道而驰 。
【樱花妈咪育儿经|浅谈“靖难之役”的源头问题,从朱元璋的“家天下”体制入手】为了传位给朱允炆 , 朱元璋不惜亲手破坏了自己制定的“家天下”体制 , 让原本的平衡和互相制约被打破 , 而又没有采取或者说没有时间来实施弥补的措施 , 留给建文帝一副“烂摊子” , 这才是“靖难之役”爆发的真正源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