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读心医话 | 反复“逛医”,总感觉自己身体不适,但检查都正常,是不是得了怪病?


心理|读心医话 | 反复“逛医”,总感觉自己身体不适,但检查都正常,是不是得了怪病?
本文图片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教授
心理|读心医话 | 反复“逛医”,总感觉自己身体不适,但检查都正常,是不是得了怪病?
本文图片

忽然瞬间感到莫名心慌、胸闷、呼吸困难......难道是心脏出了问题?家人火速买了速效救心丸 , 可吃了之后症状并没有缓解 。 医院彻底检查心电图、多普勒、心脏彩超、B超、胸片、心肌酶、血常规……却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疾病 。 从此走上'逛医'之路 , 奔波于各大医院 , 各大科室 , 花费越来越多 , 可是症状却愈发严重 。 不禁发问“我到底得了什么怪病啊?怎么看了这么多的医生都查不出来啊?”
心理|读心医话 | 反复“逛医”,总感觉自己身体不适,但检查都正常,是不是得了怪病?
本文图片

其实这是躯体形式障碍 , 这是一种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或担心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 。
该病病因尚不明 ,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等因素都被发现与该病相关 。
临床特征表现:
存在一种或多种 , 经常反复变化的 , 症状可涉及全身的任何系统和部位 , 病程常呈慢性波动性病程 。
具体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腹痛 , 恶心 , 呕吐 , 不能耐受某些食物 , 腹泻 , 便秘等 。
(2)性心理症状:性欲冷淡、性交时缺乏快感、性交疼痛、阳痿等 。
(3)泌尿生殖系症状:如排尿困堆、尿潴留、或尿频、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经期紊乱、经血过多 , 异常的或大量的阴道分泌物等 。
(4)疼痛:背、关节、四肢、生殖器等部位疼痛 , 排尿疼痛及其他疼痛等 。
(5)呼吸循环系统:气短、气促、心悸、胸痛、头晕等 。
(6)虚弱衰竭及过虑:过分担心年龄、体重、皮肤、斑疤、水肿及性功能等 。
治疗:
(1)心理治疗:其目的在于让患者逐渐了解所患疾病之性质 , 改变其错误的观念 , 降低或减轻精神因素的影响 , 使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与健康状态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评估 。
(2)药物治疗:躯体化障碍患者常常会有焦虑和抑郁症状 , 故可以针对患者精神症状 , 可用小剂量抗抑郁剂如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 减轻症状;或者用小剂量的抗焦虑药部分改善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症状 。
(3)中医中药治疗:针灸、按摩理疗也是缓解躯体疼痛的常用疗法 , 对躯体化障碍患者有一定治疗效果的 。 另外 , 中医辨证给予疏肝解郁、补益脾胃 , 补益气血同样能达到缓解情绪 , 减轻症状的良好效果 。
【心理|读心医话 | 反复“逛医”,总感觉自己身体不适,但检查都正常,是不是得了怪病?】患者该如何应对:
(1)必要时就医 。 反复就医、反复检查 , 越发会加重患者自身的焦虑情绪 , 因为查不出自己躯体不适或者疼痛的原因在哪里 , 形成焦虑情绪的恶性循环 。 面对这样的恶性循环 , 患者需结合医生的建议 , 合理就医 。
(2)自我强化安全感 。 面对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引起的情绪反应 , 患者除了体验感受让焦虑感受下降之外 , 还可以内心与自己对话 , 如“自己的检查结果都正常 , 身体健康等 。 ”
(3)放慢速度生活 。 反复就医的患者会伴随着焦虑情绪 , 焦虑情绪会让患者做事、生活及说话的速度都变得飞快 。 建议患者合理灵活规划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及工作 , 集中注意力完成事情和工作 , 降低自我完成事情及工作的过高时间目标 。
(4)自我按摩穴位 。 若遇到躯体不适、甚至躯体疼痛 , 可按摩躯体痛处或取内关穴、足三里穴、风池穴、膻中穴等 , 每个穴位5分钟 , 每天三次 , 促进气血循环 , 放松肢体 , 缓解疼痛 。
(5)重视家庭成员的支持 。 当发现自己躯体不适或躯体疼痛存在明显影响的时候 , 适当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家人 , 寻找家人的倾听、理解和支持 , 或用笔、文字进行描述 , 或与家人一同参与家庭活动 , 如逛街、旅游、吃饭、拍照、画画、听音乐会等 , 让自我放松并缓解躯体不适或疼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