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综合|秋季心脑血管病高发,科学饮食饭吃“7分饱”


北青网综合|秋季心脑血管病高发,科学饮食饭吃“7分饱”
文章图片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早晚凉爽,但仍有少数高温时日,冷热变化幅度大,人很容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节进补十分必要。
秋天也是人们喜欢进补的时期。多数人认为夏天胃口差,青菜吃得多,大都没啥营养。秋天凉爽胃口好了,应该吃点好的(肉类),好好补补。
秋天也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
秋季引起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原因,首先是气温的巨幅变化。俗语说:一阵秋雨一阵寒。气温下降使人体耗氧量增加,为维持正常的体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脏的负担也就增加了。天气变冷能使血流缓慢,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同时使血液粘稠度增高,易于形成血栓。空气寒冷还能诱发冠状动脉的收缩甚至痉挛,直接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降温和冷风的刺激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影响肺部通气功能,使心肌相对缺氧,也是诱发心脏疾病的常见因素。
其次是秋季饮食。秋天进补,多数人喜欢吃牛羊肉火锅,有人喜欢鸡、鸭、鱼等煲汤,也有部分人依然保夏天的饮食习惯吃素食,不吃荤菜。
据有关调查表明:饮食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证明:饮食习惯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人们常常因为不合理的膳食调配,而导致身体不适或产生疾病。
平素爱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人,其心、脑血管病发生率较高;盐摄入过多或钙缺失易导致高血压;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导致超重与高血压,等等。
而仅仅吃素食,人往往营养不良。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秋天休息一天后,第二天睡醒一觉醒来,有的人总是“懒洋洋”,不想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气血不足。《黄帝内经》中提到:“百病生于气”。如果气血不足,很容易生病。传统中医认为,人在气血两虚情况下,全身乏力、精神状态差、食欲差等等。
中医心血管专家苗阳主任医师认为,出现疲乏、精神不佳等症状,排除肠胃、肝、肾、脾等器官实质性疾病,排除连日辛劳没有休息好,很可能是营养不良导致的气血两虚。在平常生活中,可以吃些气血双补的食物,如用补气食材的黄芪、西洋参等煲汤,或者在煮粥、煲汤中放入枸杞子、白芍等,都有一定的食疗作用,补气血更佳。
那么,一些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该如何科学饮食呢?专家认为,日常除了选购一些有益健康的食材,还要控制每日的进食量。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人们的合理膳食,应该是“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不仅正确地阐明人类膳食中必需具备的各种营养素,而且辩证地指出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即养、益、助、充)。 
北青网综合|秋季心脑血管病高发,科学饮食饭吃“7分饱”
文章图片
心脑血管患者选择哪些食物?
近年来,在科学家与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总结出了心血管疾病的饮食原则:
1、不吃或尽量少吃蛋黄、动物脑髓和内脏以及甲壳类动物,如蚌、螺、蟹等,以控制胆固醇;
2、不吃或少吃动物油,多吃菜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等植物性油脂,以控制脂肪;
3、不吃或少吃糖果,以及其他含糖较多的食物,以控制糖的摄取。且心血管病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自己适合的食物。
需要明确:1、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均低于推荐值;2、比正常人摄入更多的蛋白质;3、每日需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应在膳食中适当增加奶类、豆类、蔬菜、水果;4、多食坚果类、小鱼、小虾,以增加钙的摄入量;5、选择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和含钾含钙高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