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长征|碧海之上,再踏问天路

武器装备,长征|碧海之上,再踏问天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9月15日 , 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 , 将“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 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于吉松摄
黄海海域 , 天高云淡 , 碧波万里 。
9月15日上午 , 碧海蓝天间 , 德渤3号自航驳船在海风中微微摆动 , 被誉为“快响利箭”的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静卧在甲板上 。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实施的我国第二次海上发射进入倒计时 。
2019年6月5日12时6分 , 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 , 将7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 标志着我国首次海上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海上发射具有快速、灵活、机动、高效的特点 , 既能显著提高火箭运载能力 , 又能有效降低成本 , 优势十分明显 。由于技术难度高 , 世界上掌握这一技术的仅有少数几个国家 。经过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 , 我国也终于跻身其中 。
“8分钟准备!”9时15分 , 01号指挥员宋凯帆洪亮的口令下达后 , 火箭缓缓起竖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副总指挥金鑫说 , 此次发射是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第二次执行海上发射任务 , 也是我国第一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 。
“1分钟准备!”9时22分 , 宋凯帆再次发出口令 。各岗位人员聚精会神地盯着各自的屏幕、设备 , 仔细察看一组组数据 。
“5、4、3、2、1 , 点火!”9时23分 , 矗立于德渤3号自航驳船甲板上的火箭 , 伴随着巨响和浓烟弹射升空 。金色的火焰从火箭尾部喷出 , 轰鸣声响彻海天 。
十几分钟后 , 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535公里外的太阳同步轨道 。
“‘吉林一号’高分03组卫星海上发射任务圆满成功!”9时38分许 ,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任李宗利在指挥所宣布了捷报 。
“一次比一次好 , 一次比一次快 。海上天路 , 我们将越走越稳!”海上发射任务指挥员李成激动地说 , 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 , 进一步优化了海上发射技术流程 , 提升了海上发射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为未来实现海上发射常态化、高频次奠定了基础 。
“目前 ,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研制团队正在研制反应更加快捷、市场竞争能力更强、低轨运载能力覆盖可达2吨的固体运载火箭 , 计划2022年采用海上发射方式开展首次极低倾角轨道发射试验 。届时 , 将形成更加完备的固体运载火箭能力 , 满足不同卫星用户的发射需求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总指挥李同玉说 。
“呜——”人们还沉浸在喜悦和兴奋之中 , 船队的汽笛已经鸣响 。这是返航的信号 , 但对于执行海上发射任务的科技工作者而言 , 更是新征程的“号角”!
【武器装备,长征|碧海之上,再踏问天路】(解放军报青岛9月15日电)


    推荐阅读